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明清南京内河水环境及其治理(6)


    由于西水关排水不畅、铁窗棂水关年久堙塞,夏秋时节为防止内涝,封闭东水关成为最常用的办法。东水关第一次闭闸发生在康熙十一年(1672),十一券通水孔只留其一,“水道既壅,遂失其性,反从城濠旁驰而去”。(61)时日既久,不仅造成水关壅塞、舟楫不通,而且东来水势太缓,河道不得冲刷,污秽易于积淀。嘉庆年间,康基田就论道:“昔时水由东水关入,立闸防护,启闭严密,今皆闭塞,亦缘栅寨门久闭,水无从出之路,故不敢引导入城而闭其穴也。然古人法良意美,引生气之水流贯城内,消长随时,不特风脉攸关,亦大利民生日用。今止由西水关进水,听其自去自来,冬涸下板潴蓄,非常道也。”(62)道光九年,因“东关内外壅阏不通,城内河身日形淤垫”,江宁布政使贺长龄筹款遴员,“将东水关淤塞之处现行挑通”。(63)但道光十一年大水之后,又将东关下闸,城内尽成死水。至道光十二年春夏之交,“满河之水变成绿色,腥臭四闻,时疫大作,死者不可胜计”。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着意兴复水利,大浚秦淮,开关的呼声随之而起。最终,陶澍听取民意,与两淮盐运使王凤生“妥筹良策,命将关洞疏通,旧设闸板重行修整”。(64)但水关整修之后,并未妥善维护。大约在道光二十三年前后,又因水患议堵东水关。(65) 
    太平天国期间,水关之事无人问津。同治三年,曾国藩收复南京,随即挑浚秦淮。同治八年夏季发水,两江总督马新贻“开东关以通淮流。初,道光中常患水,因用石塞东关,至是坼去,仍用闸板”。(66)但东关仍未全部疏通。同治十一、十二年间,开关之议再起。同治十二年,南京绅士杨长年刊印《金陵水利论》,又请庄兆熊、秦宇和作跋文,重申闭关之害。同年,绅士陈作霖亦撰文指出,东水关“前议疏通,未几复闭,由是秦淮之水仅侍西关出入。其入也,江潮倒灌,带泥沙以俱来;其退也,则力弱不能刷淤”,应开关以引上游山水入城,“借其力以敌江潮,则污秽不能停,而食之者不至生疾矣”。(67)但此时东关壅塞日久,城内水位远高于城外,一旦开闸,内河水反外洩,因此恢复东关的通水功能是个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光绪七年,左宗棠任两江总督,大兴水利。他听取江苏候补道王诗正的提议,“修复东西两水关闸板,相时启闭,开东关闸以灌清流,启西关闸以波蓄水,涤除秽浊,便民汲饮烹饪,如是秦淮永无淤垫之患,而民气乐矣”。工程耗时一年多,于光绪九年十二月完工,左宗棠命名通济闸,“计长二十四丈,宽三丈六尺,高二丈六尺,闸门五道”,共用银四万数千余两。(68)但工程质量却差强人意。光绪十三年春正月“山水发,冲圯东水关外石闸”,此时新闸启用仅三年而已,“秦淮永无淤垫之患”的期望又一次落空。光绪十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再“开东水关,溶城中河道”,(69)可见自从被山水冲圯之后,东关又被封堵数年。 
      概言之,由明至清,南京河道淤塞、水质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一直以来,地方官员也试图对城市水环境进行整治。与西方城市相比,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城乡连续统一体”(70)的统治模式之下,既无市政机构,亦缺市政经费。因此,治理内河的主持机构与经费来源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