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平的文化格局(1928-1937)(2)


    由于原来附着于“国都”地位的城市发展动力逐渐丧失,北平民间与官方都在重新考虑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路径,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文化因素被凸显。《大公报》刊发文章指出:“北平之特色,即在文化之价值,故最宜于设为教育区。而首都南迁,北平去政治中心甚远,环境洁净,尤便于讲学。况其风俗质朴,人情敦厚,于青年之精神修养,复较南方之浮嚣隐糜为适宜。”因此希望政府集中全国之“学者大师,广开黉舍,努力学问”,“则十年廿年之后,中国之建设人才,胥可于此中取给。所谓南方成革命之首功,北方居建设之先导者。”⑧ 
    民间的这种认识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同。北平政治分会主席张继就提出,北平有“壮丽之建筑,佳美之气候,蓊蔚之树木,便利之交通,加以种种文化设备……学校之多甲于全国”,可汇聚全国学者和求学青年,建成文化、教育中心⑨。时任北平市长的何其巩则表态,北平“原有学校,多属最高学府,讲艺之风,逾于邹鲁,加之故宫之文物,焕然杂陈,各图书馆之册籍,庋藏丰富,其足以裨益文化考证学术之资材,几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文人学士之乔寓是邦者,亦于斯为盛,市府要当整理社会,修废起顿,以期革除旧染,溶发新机,使秩序宁静,环境改观,以为国家振兴文化之辅助,此职责尤不可容缓者也”⑩。 
    文化因素被中央政府与北平地方人士共同强调,确实是因为文化价值作为北平的特质与优势最为明显,落实在具体层面,首推独一无二的优质学术与教育资源;其次,帝都时代留下的各种物质遗存,包括古建筑、古物等,也是故都人民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本。对于当时北平的这种城市特质,钱钟书曾用他特有的文字描述:“那时候你只要在北平住家,就充得通品,就可以向南京或上海的朋友夸傲,仿佛是个头衔和资格。说上海或南京会产生艺术文化,正像说头脑以外的手足或腰腹也会思想一样的可笑。”(11)钱氏此语虽带调侃与讥讽意味,但北平在文化资源上的优势确实非常明显。 
    北京是中国现代大学的诞生地,聚集着一批一流高校以及国家级学术、文化机构,作为学术中心的地位当仁不让。虽然整个1920年代由于局势动荡、经济萧条以及日益紧张的政治空气,北京的高等教育领域遭受了重大的冲击,但凭借深厚的积累以及长期形成的惯性力量,经过短暂的萧条与过渡时期之后,在文化与学术领域重拾元气,重新焕发活力。在与新兴势力如上海、南京等地的抗衡中,学术中心的地位仍然牢固保持。1933年6月,傅斯年在致丁文江的信中指出:“‘北平为中国文化中心’一说,是非且不论,北平之有学术空气,他处无之,乃是实在。”(12)1933年出版的《北平学术机关指南》仍然在前言部分强调这种文化资源上的优势:“北平一市,学术机关甲于全国,其原因固由于历代都会所在,实亦文化之中心区也。”(13) 
    五四时期,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1920年代中后期国民革命兴起之后,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几乎难以分离。北京由于聚集了众多高校与青年学生群体,各种风潮频发,大学逐渐走向政治化,学术研究暂时退居边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文化斗争的前哨已经转移至上海。由于与南京中央政府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北平地位相对超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是非颇多的政治漩涡,政界的斗争对学界牵扯不大,“学生运动”与“运动学生”的情形相比20年代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学风,筹措经费,力图将北平大学的重心重新转移到学术研究的轨道上,校园中潜心读书治学的风气渐浓。以前一直困扰教育的经费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在稀薄的政治空气与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寓居北平的学人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纯粹的学术本身,缔造了民国时期学术研究的一个高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