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平的文化格局(1928-1937)(5)


    1935年底,蒋介石改组行政院,自任院长,翁文灏任行政院秘书长,主持实际工作。在此前后,北平学人开始大规模进入体制之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蒋廷黻先担任行政院政务处处长,后担任驻苏大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吴景超曾任行政院秘书,后任经济部秘书。原北京大学教授王世杰出任教育部长,燕京大学代理校长周诒春接受实业部常务次长之职。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蒋介石、汪精卫联名广邀各路学者名流到庐山参加谈话会,北平学人仍然占据了很大部分,如蒋梦麟、梅贻琦、胡适、傅斯年、陈岱孙、张奚若、陈之迈等。抗战期间,胡适被正式任命为驻美大使,傅斯年、任鸿隽、张奚若等也进入国民参政会。他们逐渐摆脱了“文人论政”的模式,从政府的“批评者”进入到了具体的行政领域,从“在野”走向“在朝”,从“学术人”变成了“政治人”,与中央政府一度紧张与疏离的关系也开始得到很大改善,这一时期也是民国知识分子从事政治实践的高峰期。 
    抗战之前的北平是现代中国知识生产和学术生产网络的重要枢纽,由于与南京中央政府的疏离,为寓居于此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比较宽广的言说空间,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文化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一方面,他们在《独立评论》这类报刊中对政治、军事、外交问题保持着充分的关注与热切的讨论,另一方面,还有以“太太的客厅”为中心的注重生活品味、偏重文学艺术的小群体,他们共同构成了当时知识精英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整体面貌。 
    1930年代初期,梁思成与林徽因从沈阳返回北平,租住在东城北总布胡同3号一座四合院中。林徽因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情感丰沛、散发着独特女性魅力的现代作家,热心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是北平文化圈的活跃分子。每个周六的下午,以林徽因家客厅为中心,逐渐聚集起一批京城的学者名流,后来一批爱好文艺的青年在校学生也逐渐被带进这个带有精英意味的文化空间之中。这里既有不同领域治学方法的碰撞,也有不同人生体验的交流,是当时北平静穆、清幽文化氛围的微型浓缩。 
    1933年夏,美学家朱光潜留学回国,在北大西语系与清华中文系同时任教。1934-1935年间,他在自己的寓所慈慧殿3号每月举办一次“读诗会”,但所读范围并不局限于诗歌,还包括剧本、散文、小说等文艺作品,参与者多为北平的高校教授以及爱好文艺的青年学生。有研究者指出,“读诗会”俨然成了“诗人的创作室、戏剧家的排演厅和辩论家的论辩场”(24)。 
    除了上述带有西方文艺沙龙性质的聚合方式之外,以中山公园为中心,沈从文、萧乾以《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的身份定期组织约稿会,邀请青年学生与作家到来今雨轩畅谈文学,这完全是一种漫谈式的聚会,“‘来今雨轩’等北平的公共场所在20世纪30年代扮演了一个‘公共空间’的角色”,“这个空间集结的文人却超越了单一性,成为众多京派文人尤其是学生辈的文人建立社会网络的黄金通道。”(25) 
    在1930年代的北平,以林徽因的客厅、慈慧殿3号与中央公园的来今雨轩等空间为聚点,聚集了当时一大批富有学术活力与文学热情的知识群体。参与这些聚会的成员既有许多已经享有名望的学者文人,也有许多尚未成名的晚生后辈,前者多在高校任教,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推崇自由主义理念;后者还属于初出茅庐、赤手空拳打天下的阶段,但普遍怀有一颗文艺之心,并以此作为改变自身命运的契机。总体而言,二者都参与了抗战之前文化古城时期北平城市精神的建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