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平的文化格局(1928-1937)(9)


    注释: 
    ①邓云乡提出,在1927-1937近十年间,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中心均已移到江南,北京只剩下明、清两代500多年的宫殿、陵墓和一大群教员、教授、文化人,以及一大群代表封建传统文化的老先生们,另外就是许多所大、中、小学,以及公园、图书馆、名胜古迹、琉璃厂的书肆、古玩铺等等,这些对中外人士、全国学子,还有强大的吸引力……凡此等等,就是“文化古城”得名的特征。参见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周作人:《北平的好坏》,姜德明编:《北京乎: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1919-1949)》(上),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7页。 
    ③铢庵:《北游录话(七)》,《宇宙风》第26期,1936年11月1日。 
    ④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2—763页。 
    ⑤《最近北京的萧条》,《大公报》1928年11月17日。 
    ⑥岂明:《新年通信》,《语丝》第4卷第8期,1928年2月4日。 
    ⑦卞之琳:《开讲英国诗想到的一些体验》,《卞之琳文集》中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0页。 
      ⑧《今后之北平》,《大公报》1928年7月31日。 
      ⑨《京报》1928年11月11日。 
      ⑩何其巩:《今后北平之建设》,《益世报》1928年10月12日。 
    (11)钱钟书:《猫》,《人·兽·鬼》,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12)转引自桑兵:《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北平文教界的组织活动》,《中国文化》第24期,2007年春季号。 
      (13)李文琦编:《北平学术机关指南·弁言》,北平图书馆协会1933年版。 
    (14)相关研究参见刘超:《论1927年后北平在中国知识界的地位》,《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战前十年知识界脉象发微——基于两种谱系的考察》,《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5)铢庵:《北游录话(七)》,《宇宙风》第26期,1936年11月1日。 
    (16)参见王煦:《国民政府“繁荣北平”活动初探》,《民国研究》总第21辑,2012年春季号。 
    (17)《北平新气象》,《国闻周报》第8卷第14期。 
    (18)《北平游览区建设计划》,梅佳选编:《三十年代北平市政建设规划史料》,《北京档案史料》1999年第3期。 
    (19)相关研究参见季剑青:《20世纪30年代北平“文化城”的历史建构》,《文化研究》第1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20)《发刊词》,《独立评论》第1号,1932年5月22日。 
    (21)何武:《七七事变前的〈独立评论〉及其抗日宣传》,沈寂主编:《胡适研究》第2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109页。通过对《独立评论》作者群的统计,从地区分布上而言,基本集中在北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合计近百人左右。 
    (22)胡适:《〈独立评论〉的一周年》,《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21日。 
    (23)相关研究参见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4)赵焕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人雅集》,《书屋》2012年第12期。 
    (25)许纪霖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9—340页。 
    (26)马俊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小报与故都革命文艺青年》,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页。 
    (27)季剑青:《20世纪30年代北平大学中的左翼思潮》,《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8)有关北方左翼文化运动的详细情形,参见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 
    (29)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大公报·文艺副刊》1933年10月18日。 
    (30)苏汶:《文人在上海》,《现代》第4卷第2期,1933年.12月。 
    (31)鲁迅:《“京派”与“海派”》,《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3页。 
    (32)1935年“京派”与“海派”论争之时,胡风描述了他对“京派”的印象:“所谓‘京派’文人的生活大概是很雅的,或者在夕阳道上得得地骑着驴子到西山去看垂死的落日,听古松作龙吟或白杨的萧萧声,或者站在北海的高塔上望着层叠起伏的街树和屋顶做梦,或者到天坛去看凉月。”参见胡风:《京派看不到的世界》,《文学》第4卷第5号,1935年5月1日。 
    (33)吴福辉:《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4)钱钟书:《猫》,《人·兽·鬼》,第21页。 
    (35)鲁迅:《“京派”与“海派”》,《鲁迅全集》第5卷,第453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