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举办第1期青年读书会。读书会采取线上交流形式,邀请《当代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作者之一、历史理论研究所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研...
内容提要: 口述史研究是什么,是一个可以不断拷问的话题。它是强调人为本位的历史研究,有别于组织本位的历史研究。据此观察,口述史是活人历史研究,有别于死人历史研究;是...
编者按: 区域史研究近年势头强劲,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新的学术平台也在陆续构建,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前沿话题。区域史已取得哪些主要成果?进一步推进区域史研究主要面临...
内容提要: 辽宁省档案馆保存了一部《明太祖实录》稿部份抄本,不少学者认定其为建文初修《明太祖实录》抄本,此说有误。建文时期,朱棣很早就被废为“燕庶人”,抄本称其为“...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空间跨度最大、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运河类遗产项目。近年来,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国...
摘要: 唯物史观是夏鼐考古学研究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历史语言研究所时期,夏鼐的思想经历了从“洞察当前的社会”中国近代史研究到“以考古经世”考古学研究的思想转变。留学英...
天一阁藏《天圣令》各篇所见“不行唐令”是北宋参照唐令编纂《天圣令》之际,未采纳的唐令条目。其中,《天圣令·狱官令》不行唐令第9条(以下简称“唐9”)详细规定了监禁、拘...
中国社会科学报嘉峪关8月1日电(记者朱羿)7月31日,“从金城关到嘉峪关:河西走廊丝路驿站文化研讨会”在甘肃嘉峪关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河西走廊丝路驿站文化研究、驿站与...
编者按 李根蟠先生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家、农史学家,他毕生从事中国经济史、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探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作出了贡献。2016年以来,...
内容提要: 大致在1940年前后,顾颉刚进入了一个新的治学阶段,开始有意识地清理、整合先前考辨古史的具体成果,以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即其自谓“从考索之功进于独断之学”。...
【研究报告】 革命纪念场馆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缅怀革命先烈、参观纪念场馆,并强调,“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关系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近来学界围绕该学科建设展开探讨交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长期致力于隋唐史、中外关系史研究。他的研究专著《中西...
内容提要: 人类学在中国经历近百年的发展,成就斐然,对历史学提供了诸多理论及方法上的启示,但也面临学科被泛化的局面。当越来越多的学科被冠以“人类学”头衔时,人类学究...
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都在深入进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对于史学理论学科而言,同样存在这样的任务和使命。当前,我国史学理论研究有何新进展?构建中国...
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善书(或称劝善书)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文类。顾名思义,善书就是劝善戒恶的道德/宗教书籍。宋明以降,在新儒学运动的思想氛围中,善书融合了道教的“承负说”...
内容提要: 清末民初以来,中国学人开始关注域外汉学并展开评论。中国学人对域外汉学的批评,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清末民初之际,中国学人对域外汉学并不以...
近代以来,商会作为商人的社团组织和市场的中介组织,在国内外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商会史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对象,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经...
内容提要: 南宋史家李焘在其编纂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通过考异自注的形式对宋代政治、经济制度进行考察,尤其关注中枢机构中的枢密使之来源多途化的倾向、新的司法机构的出...
摘要: 周中孚以一己之力撰《郑堂读书记》,评述自先秦至清代中期的史家与史书,与他多年的积累和目录学、文献学功底有关。但周中孚所撰史部提要,实亦有所凭借。《郑堂读书记...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王家范先生的新著《明清江南史从稿》最近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此系“作者治明清江南史三十余年的研究成果”。书末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