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装备...
摘要: 本文认为成吉思汗时代蒙古社会的性质与特点表明它处于过渡时期。蒙古社会制度自10世纪后经过了早期奴隶制,但在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便跃进式进入了封建领主制,而...
摘要: 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新疆地区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复杂,不稳定因素较多。清代新疆的官制和边吏素质对当时新疆的稳定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对清代新...
摘要: "头下"、"头下州"和"头下军州"属于辽代南面地方官,研究这个问题,要尽可能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与这些问题直接相关的民族、政权的特点以及统治方针。"头下"是契丹语的音译或...
当前,东北地区传统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债务过重等诸多挑战,一些人认为东北地区制造业已经难以继续担当推动区域发展的重任。这种看法显然过于悲观。 事实上,当前东北地区制...
摘要: 本文简要叙述近代新疆基督教的中外史料,并据外文史料勾勒出新疆天主教的基本轮廓。 关键词: 新疆;近代;基督教 一 对于1949年前新疆的基督教史,我们所知不多,还没有...
《西盟会议始末记》由西盟王公招待处编辑,民国二年(1913年)春商务印书馆天津印刷局代印。铅印本,大32开,封面有英汉对照烫金书名。 所谓西盟会议,是民国二年(1913年)一月二十三...
摘要: 2010年4月7日,在紧邻新疆的中亚山国吉尔吉斯斯坦,爆发了大规模骚乱事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政局动荡,前总统巴基耶夫被罢黜并流亡,反对派组建了新的临时政府,6月该...
边疆政策是一个政权大政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予以高度重视。一般来讲,国富民强的时候,边疆政策往往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如秦汉、...
摘要: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朝贡的乌洛侯与北齐武定二年朝贡的室韦是同一部族群体的不同发展阶段, 它们也是室韦兴起的先声。《隋书·室韦传》载有五部室韦, 它们是室韦人的主体。其...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力量日益增加,为了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美国搬出外蒙古问题,企图通过让外蒙古进入联合国这一“迂回”手法,达到保护...
摘要: 本文将近年来学术界对清朝《理藩院则例》的资料整理、研究概况,作一简要回顾,主要对其名称出现的时间、与《蒙古律例》的关系、体例版本、性质等有争议的问题作了阐述...
在1911—1912年的南北议和谈判中,南京临时政府就清皇室以何种方式结束它的统治,与清政府代表妥协,发布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的优待条件》、《关于清皇室待遇之条件》、《关...
摘要: 帕米尔交涉是许景澄在驻俄公使任上耗时最长、费力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桩交涉案。在交涉过程中,他一方面“通声气”、“采虚实”,谈判磋商,传递情报,一方面根据他对帕...
关于历代王朝对北疆地区经略的研究,在1989年——1998年1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关于历代王朝北疆政策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主要表现是,大量具有一定学术价...
摘要: 本文在早年学术界提出的河陇汉民族"吐蕃化"的命题及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从吐蕃统治西北诸族的制度及其特点入手,分析了西北诸族"吐蕃化"的进程,揭示这一结果对唐代吐蕃族...
摘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疏勒、英吉沙、莎车、巴楚、墨玉、洛浦、于阗、和田市肖尔巴克乡以及罗布泊附近的维吾尔村落中,聚居生活着一部分具有独特...
摘要: 本文依据古典文献和考古资料,对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的匈奴、东胡、突厥三大族系的人种作一探索,并对国内外前人所提出的论点略抒己见。我认为匈奴、突厥均属突厥种...
摘要: 清朝统一新疆后,面临着内忧与外患的双重困扰。为了有效治理新疆,保障西北边疆安全,清朝重视北疆的开发,在天山南北实施重北轻南的屯田战略。这一屯田战略改变了汉唐...
摘要: 1919年,在外蒙古撤消自治已具备相当有利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徐树铮抓住有利契机,经过深思熟虑的准备,运用正确的策略方针,把握和推动时局,迅速和平地完成了撤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