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延汗被誉为蒙古中兴之主,他对蒙古封建秩序的调整(分封诸子、剥夺异姓贵族世袭统治权)对蒙古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蒙古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达延汗早已引起国内外...
摘要: 喀尔喀万户长阿巴泰于1580 年称“赛音汗”,喀尔喀蒙古始有汗号。第一代“土谢图汗”是阿巴泰孙衮布。1596 年,被阿巴泰立为汗的喀尔喀右翼长赉瑚尔汗之子素班第被推举为...
摘要: 文章纠正了唐代陇右道不是官吏贬谪地点的观点,指出,唐代西域有一些贬谪官吏,并对这些贬谪官吏遭贬的原因及时间进行了分析考证。学术界有关贬谪官吏败坏了地方风俗的...
摘要: 1911 年,英国以威廉逊之死事件为借口,利用中国内地发生辛亥革命之机,将对中国西藏政策从“不干涉”调整为“前进”,加快了侵略中国西南边疆的步伐。本文在吸收国内外...
中国蒙古学研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积淀丰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蒙古学研究实现现代转型,进入有序发展轨道,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蒙古学...
摘要: 文章从伊斯兰教历史研究、教义和教法的研究、哲学与苏非主义及教派门宦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等四个方面概述了最近20多年来我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历程及最新成果。 关键词...
确定地方行政区划界限,分设官职,驻防军队,是历代封建王朝实施的行政措施。清代地方的行政区划,一般地区分为省。府、州、县四级。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则以从宜从俗因地制宜...
摘要: 长期以来,藏学界和史学界对于民国初年设置的蒙藏事务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史料的不足。本文利用近年刊布的原始史料,探讨民国初建、政权鼎革之际...
鄂法兰(Frangols Aubin,1932年-)是法国高等实验学院的汉学教授,著名的蒙古史学家和中国伊斯兰教专家。她是韩百诗(Louis Hambis)的弟子和事业的继承人。本文是译者的特邀稿,原法文稿未...
摘要: 1949—1959年,达赖、班禅两大系统的关系是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重要问题之一,相关决策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治理西藏总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依据档案文献...
摘要: 本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唐代吐蕃经略西北地区的历史过程及其作用作出了全面的考证和客观评价。作者指出:吐蕃经略西北地区的政治作用在于...
南开大学米镇波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中俄西北部边境贸易和新疆经济的发展》(批准号为02BZS030),最终成果为《清代西北边境中俄贸易的演进及其结局:从道光...
我与内蒙古大学林干教授合写的《回纥史》,历经数年之后,终于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与林先生在第二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联合发言《关于回鹘西迁若干问题的辨正》(...
摘要: 考古学上划分南、北匈奴文化以公元48年为准。中国新疆地区曾是匈奴活动地区之一。北匈奴西迁后仍保留较多匈奴游牧文化传统因素。从西迁匈奴人的葬俗仍可看到秦汉时匈奴...
摘要: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藏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藏学研究在国际藏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对当代日本的主要藏学研究机构及其相关出版物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以期对...
清朝封建社会,农业与畜牧业并重,二者皆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本业。在北国边塞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传统习惯等因素,畜牧业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成分。我国北部边疆具有极为丰富的...
摘要: 1762年伊犁将军设立后,察哈尔、厄鲁特等5营相继建立。察哈尔、厄鲁特与其他3营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蒙古营的社会制度为总管旗制,其社会职责主要是驻卡巡边、...
摘要: 晋商崛起于明而鼎盛于清。明中叶九边防御体系的建立,九镇军需供应的扩大以及蒙汉私市贸易和马市贸易的出现,为晋商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清代晋商的壮大是与清王朝统一中...
摘要: 由于相关史料的缺乏,特别是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撤出了中亚,汉文史料中有关天山地区的记载非常稀少,因而文化转型前夕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至今并不清楚。本文不...
摘要: “9·11事件”以来,“东突”势力中的极端恐怖组织日趋边缘化并出现分化。其中一部分组织“圣战化”倾向日益突出,其威胁仍在上升;另一些组织则与相对较为温和的“东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