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3年(蒙哥汗三年)冬十一月,忽必烈亲帅十万大军,万里长驱,平定云南。从此,蒙古族留驻西南边陲,繁衍生息,历经750年的岁月沧桑。 今年,在隆重纪念蒙古人历滇750周年...
摘要: 抗战期间,美国驻新疆领事馆的建立为美国介入新疆事务打开了门户。为反法西斯的需要,美国对中苏在新疆事务的纠纷持中立调节之立场。冷战开始后,美国以“遏苏反共”为...
1993年11月26日至27日,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简称东京外大AA研)在该所主持召开了“蒙古史料诸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日本、中国(大陆)、蒙古三...
摘要: 科阿分治是清末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立是科阿分治的一次尝试;清末科布多与新疆在借地问题上的博弈,事实上暴露了阿勒泰归属科布多的体制弊端;科...
摘要: 本文论述了蒙元政府推行土官制度的原因和特点。笔者认为,土官制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与蒙元时代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相适应。其特点主要有...
摘要: 在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际贸易备受关注,而国内贸易却很少有人问津,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近代经济发展脉络的准确把握。本文认为近代云南省际贸易在曲折的发展...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西藏封建农奴制寿终正寝,经过民主改革,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40年来,西藏发生了...
一 皇太极在位近二十年期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的建立。这不仅解决了大量内附的蒙古人和汉人的组织形式问题,而且也使八旗制的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
《蒙古民族通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中篇幅最大,内容全面,结构完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一部蒙古民族通史。她凝聚了国内蒙古史学界数...
摘要: 文章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纲,以翔实的汉藏文历史资料为依据,提纲挈领简述了自远古以来,历经唐、五代两宋、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藏族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
摘要: 晚清出洋大臣史料在近年的不断刊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深化的可能。这其中,20世纪80年代岳麓书社整理、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如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薛福成...
摘要: 关于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过去中外学术界发表的论著颇多。本文依据清代及民国的档案和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以及中外有关论著,分别从国民政府派遣蒙藏委员会委员长...
摘要: 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近现代新疆蒙古族的社会阶层,认为近现代新疆蒙古社会依然是由封建主和平民两个阶层组成,封建主为上层阶级,平民为下层阶级。并阐明了两者的关系,及...
以天山北麓为主要游牧地的西蒙古各部,在明、清时期分别建立过瓦剌、准噶尔等强大的政权,后者曾占领天山南北,势力强大,其各部间既有分合,又有离徙。郭平梁与纪大椿编《清...
摘要: 本文首先辨析了反分裂斗争的概念,从内外两方面论析了西藏地区近代反分裂斗争的具体内涵;以史论结合的方式,科学地概括并论述了西藏地区近代反分裂斗争的错综复杂性、...
摘要: 新疆喀喇沙尔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蒙古南部落的札萨克卓哩克图汗是著名民族英雄土尔扈特可汗渥巴锡的直系后裔,为清代爵位最高的五位蒙古王公之一,在清代和民国历...
摘要: “达赖喇嘛与清朝皇帝之间仅有檀越关系说”是“西藏独立”论的核心论点之一。本文依据新近首次刊布的五世达赖喇嘛给康熙皇帝跪叩称臣的奏章原文和七至十三世达赖喇嘛给...
摘要: 根据《中俄声明文件》及《声明另件》,中俄蒙三方在恰克图举行会议。恰克图会议构成了关于蒙古问题中俄交涉之第二阶段。会议议题颇多,经过激烈争执,中国虽然争回了一...
一、前言 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朝征服了准噶尔汗国,其余波波及周边地区,引起了多种问题。例如围绕准噶尔出现的“逃亡者”问题而引起的清朝与俄国的对立便是其中之一。更...
摘要: 文章以19世纪中后期法国人旅藏游记文本为基点,以各文本均强调的“入藏路线”为引子,在19世纪中后期中法关系的历史背景下,论述了19世纪法国对藏族地区想象性的殖民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