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生产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都是经济领域最重要的议题。“粮食立国”不但是较长时间内的口号,也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目标。同样,开发利用矿物、生物等自然资...
在清代江西、广东、徽州等地区,图甲制是基层社会的重要制度。户籍管理、土地登记、赋役完纳、治安维护、科举捐纳资格的获得等与民众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事务,均需通过图甲...
引言 黄岩岛地处北纬15°8'至15°14',东经117°44'至117°48',是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也被称为“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Shoal)。20世纪90年代菲律宾开始向国际社会主张拥有黄岩...
一 军事委员会派驻阿拉善旗专员(以下简称军事专员)作为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介入阿拉善等蒙旗地方政治的首次尝试,曾对该地区的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学术界对此未曾有专门...
我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不仅是元明清王朝国家时期一项施行久远的民族地区治理制度,同时土司辖区作为一种特殊民族政区,也是我国历史政区地理沿革史上与中央经制州郡相伴随的...
农业生产中的时间因素在农学上称为农时,但农时并非单一的时间因素,而是以天象为基础,以气象、物象为表现方式,以农事为目标的统筹系统。中古时期,人们在物候、历法及农作...
一、地图史研究的经典谜题:两个“帕拉塞尔” 所谓两个“帕拉塞尔”是西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中出现过的一个学说,指在大量西方古地图上的南中国海里曾有一个靠近今越南海岸的长...
1 引言 由农业垦殖所导致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已被广泛认为是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重建是构建全球环境变化模型的基础,由于气候系统变化的滞后效...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公开提出西沙群岛为属地安南所有的“历史依据”,随后照会中国并展开交涉。这是继日本人离开西沙之后又一重要事件,标志着中法西沙争议的开始。英国因担心...
中国的政区名有多种多样的来历。历代的地名学家对历史政区名也有一定的梳理、解释,如明代郭子章撰有《郡县释名》,近人吕式斌撰有《今县释名》,都对历代政区名的来源作了较...
明清时期,玉米、马铃薯、番薯等美洲高产作物相继传入中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压力与粮食危机,产生了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对这一点,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
中国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缘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其空间分布广泛,包含内蒙古、河北、黑龙江、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
在中国历史政区地理的演变历程中,政区疆界与界线划分之争端极为普遍,因而也构成了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内容。然而,以往疆土及政区界线问题研究重点及主要方向集中于正规建制...
食盐上关国课,下系民食。“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围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盐课历来是中央王朝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其比例仅次于田赋。“国家正赋之外,充...
一、引言:历史地理视野下的民族格局 历史地理是研究历史上的地理现象的学科。该学科虽然以地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其观察的历史视角中却隐含着某种立场。这一点在时间尺度相...
1 引言 湖泊演变是湖区泥沙淤积、生态水文、洲滩变迁等生态环境要素变化的客观表现,制约着湖体自净能力、水体生物群落多样性等而使湖泊生态系统退化。湖泊萎缩是人类目前面临...
陕西关中刀客在嘉庆、道光以来活动频繁,游离于官府与民间社会之外,对清末陕西地方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都造成了持续性震荡。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大变局中,刀客因参与革命,...
一、引言 17世纪50至7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绘图师约翰·布劳(Joan Blaeu,1596—1673)和他的合作者约翰内斯·文绷斯(Johannnes Vingboons,约1616—1670)曾绘制了一批以中国海域为中心的海图。...
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与南沙群岛等岛礁,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广阔的海洋与点缀其中的数百个岛屿、礁岩等,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
卫所制度是明代十分重要的军政制度,就卫所管理机构的所在地而言,表现为与府州县治同城与非同城两种形式。在府州县城之外另筑城池的卫所,往往管辖有大小不一的土地和数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