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甲午战争一百周年(1894-1994),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本文拟以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为主线,兼及洋务运动是否因为甲午战争之败而破产的...
南中国海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历史性疆域。然而,由于20世纪后期该区域丰富的海底资源的发现和《国际海洋法公约》的颁布,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开始借口国际法否认中国在南中国海...
乙未割台问题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研究者颇不乏人,成绩斐然可观。今年6月,我应邀赴台北参加台湾师范大学主办的“甲午战争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在新中国历史上,抗美援朝决策是中共中央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外来威胁的情况下作出的第一次危机处理。中共中央在这场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独特的危机应对模式。...
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的第一代布道人,严复也许很难料到“自繇”思想在其身后的命运。然而,从历史的纵轴线来看,人们每当为“自繇”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劫数哀惋时,总会回溯到严复...
孙中山晚年多次讲到欧美比我们好的是科学,是物质文明,而政治哲学、道德文明是远不及我们的。因而,他在1924年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演讲中,提出要恢复我们民族固有的道德...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民族自卫战争。这次战争有着明显的时代特点,在这方面作些探求,有助于对这次战争的认识...
今年6月13日是陈云同志诞辰98周年的日子。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五集电视文献 纪录片《陈云在延安》,向人们介绍了陈云同志在延安时代的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在 许多观念特别...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对党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八大时,毛泽东、邓小平等人提出实 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写进八大党章。这是现阶段各地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重要理 论渊源。所...
“代”指的是一定社会中具有大致相同年龄和类似社会特征的人群,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不同代人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我们把这种差...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立国之初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国际性局部战争。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看,这场战争既是冷战兴起阶段国际格局变动的产物,也是塑造整个冷战时代国际...
宋朝在中国古代外贸发展史上,是一个积极对外开放,广泛招徕蕃商的历史时期。其海外贸易往来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及波斯湾等地区的五十多个国家。在宋朝的沿海城市和港口,不仅...
文献记载,夏帝国14世、17帝、8都、9迁,其都名依次是:斟、商丘、东斟、东斟灌、原、老丘、西河、河南邑。当代史学界认定阳城、阳翟、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是夏帝都。对此认定存...
长期以来,史学界几乎一致公认曾国藩是借师助剿的积极鼓吹者。笔者对此定论,不敢苟同。本文试图就此问题略谈浅见。 一 西方列强对19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掀起的革命运动,始终视...
在中国契约史上,广泛使用的契尾之类的税契凭证在田宅交易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注:参见周绍泉《田宅交易中的契尾试探》,《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1期。)此外,还曾一度使...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研究中共党史,事实上提出了一套新的评价标准,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从这个新的视角,用这个新的方法来重新审视中共党史上的重大问题...
五四时期的排孔开新不仅不同于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民国初年的排孔,也不同于历史上 尤其是近代史上的排孔。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排孔,着眼于政治批判,文化附属于政 治,即便是...
一、见于记载的户口数及相关研究成果 史籍中留传下来的隋朝户口数字不多。《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说:隋“大业二年,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
在《俄罗斯研究》的创刊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一边倒”,在浅层次上所表明的是一种外交政策,而在深层次上则意味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锁在...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史学界、舆论界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见解,促进了对这段历史的研究。然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