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北京大学历史系赵世瑜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三届地方文史研修班上做了题为“何为档案与档案何为”的学术讲座。赵世瑜教授从常见的档案出发,讲述了他对于档案概念的思...
内容提要: 2013年起,中国8省联合拟将中俄从武夷山到恰克图的万里茶道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实际上,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这一中俄传统茶叶运输路线发生了重大历史变迁,汉口...
摘要:民初困局是学术界的共识,但对这个困局是如何形成的则见仁见智。孙中山、袁世凯以及众多政治领袖的博弈,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从根本上说,民初困局之形成主要导源...
思想史视野中的民国社会学家 吕文浩 研究五四后三十年间中国思想史的学者大都有一种深切的感受,那就是他们在阅读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许多栖身于学院的专业学者所写的各种思想性...
沉重的母职 吕文浩 记得多年前学英文时常看一套名为《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in USA)的教学片,其中有一首歌,歌词几乎忘光了,只记得一句“Being a mother is not easy”,伴随着歌中优...
一、“东方”、“中华”:渐行渐远的中日韩三国 自从晚清以来,中国学界习惯了以“中国”与“西方”(中西)或者“东方”与“西方”(东西)进行比较,深究下来,这种总是以西...
《点石斋画报》旬刊是清代最受大众欢迎、最富影响力的新闻画报。它由《申报》馆创刊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至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终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反映了晚清社...
摘要:《论持久战》问世后,中国共产党利用政党合法化以及在全国各地设立多处党政军办事处、兴办多种报刊的有利条件,有组织地统一行动,向各地各界民众开展舆论宣传,全面阐述《论...
1900年6月21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清廷向进入中国的各国列强宣战,即意味着向当时世界上11个帝国主义强国宣战。对外宣战自然是国家的战争行为,这意味着上述各国都是...
谁也不曾想到,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体制,最后的半个世纪,竟然被一个满族老女人掌握着最高权力。慈禧太后活了74岁,可以说是罪恶昭彰的一生;她控制朝政47年,则是实施...
海口市有个“五公祠”,五人之中,除了唐代的李德裕,其余4人(李纲、赵鼎、胡铨、李光),都是南宋初年的政治家;都是抵抗金国(即通古斯人、女真)入侵的主战派;都是被朝廷...
在历史转折点上重新确立家庭的地位 ——《中国之家庭问题》再探讨 吕文浩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思想界空前活跃,知识分子关心社会问题的热情亦大大高涨。家庭问题因与每个...
多角度理解李景汉的社会调查观 吕文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景汉是我国现代社会调查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1917-1924年,他在美国学习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留...
在中国历史学界,经济史研究一直是水准比较高的领域。在对中国历史学影响深远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中,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就成为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
清朝承袭并发展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格局,同时也要应对如何在一个地域辽阔的疆域内克服空间与距离的困难、实现对国家有效治理的问题。而接力式驿站体系是传统王朝国...
民族融合是世界历史趋势。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内,民族融合不仅是国家政权稳固的重要条件,更体现着人类共同的发展趋向。清王朝曾是一个空前强大而稳定的国家政权,同时也是一个...
费孝通与潘光旦:两代社会学家间的学术交往 吕文浩 费孝通:中国第二代社会学家的领头人 在北京四月下旬一个春风骀荡的晚上,费孝通先生驾鹤西去。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失去了一位...
追索作为思想家的潘光旦 吕文浩 十几年前,潘光旦基本上是作为一个博通中西、底蕴深厚的"学术大家"的形象出现的,真正注意到他的社会思想价值的人还寥寥无几,将其作为一个值得...
论潘光旦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族观 吕文浩 从民族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看,清末以来中国面临的是一个如何从传统的边政以及朝贡体系中解脱出来,在能够抵御列强侵略的基础上,建设一...
2019年10月7日是陈寅恪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10月12日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召集了一次纪念陈先生的“陈寅恪与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