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两代变革的士大夫,第一代是主导洋务运动的官僚士大夫:曾国藩、李鸿章、翁同龢、张之洞、袁世凯等,第二代是戊戌变法时期登上历史舞台的文人士大夫:康有为、梁启超、...
编者按:本文提出“制度史观”的理论思考,提交给2011年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文化论坛第七届(2011)年会”,后收入会议论文集(张绍光主编《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
作者简介:蒋建农,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蒋建农(1961-),男,河南信阳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毛泽东思想。 关键词:邓演达/ 毛泽东...
道光前半期(1821-1834)是中国经济史的一个转折点。在此时期中,中国经济开始由十八世纪的长期经济成长,转变为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的经济衰退。因此对道光前半期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五四运动的起因,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权益受阻,致使国内爆发大规模民众抗争。那么,五四运动后,山东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 中国虽然在巴黎和会上外交遭遇挫折,但是比...
2019年12月11—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合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21届青年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两个单位的50余位学者与会,...
刘源将军的新著《梦回万里,卫黄保华——漫忆父亲刘少奇与国防、军事、军队》(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是近年来党史研究领域一部难得的佳作,除了作者独家掌握的许多珍贵史料外...
吴可读,字柳堂,甘肃皋兰人。道光庚戌进士。历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因敢言直谏,触怒了皇帝,不仅被罢官,险些被砍头。 事情是这样的:满族官员成禄为新疆乌鲁木齐提督,诬民...
这场大疫始自咸丰十年,同治元年达到高潮,同治三年,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渐趋平息。它是清代江南波及范围仅次于嘉道之际大疫和疫死率最高的瘟疫,致使数百万人罹难。 1 作为中国...
与清朝前期许多有汉人血统的封疆大吏类似,活跃於乾隆前期的杨应琚出身汉军旗。有清一朝,汉军旗人出身的文臣武将,在清朝的地方政治和边疆政治中长期扮演重要角色。明朝以「...
内容提要:晚清以降中国现代化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国族国家的重构。历史学与社会认同关系至深,在中华国族建构及随之而来的抗日保国时代成为显学。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既是历史的研...
读完陈鑫、郭辉的《南开校父严修画传》,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一段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质量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
办培训的宋山木早已锒铛入狱,但他创造的词语却成了“网红”。在搜索栏输入“正能量 宋山木”这俩词儿,百度就能给出“正能量”的最初来历,原来“正能量”不过是他骗奸女学员...
一般认为,吴永口述、刘治襄整理的《庚子西狩丛谈》,是一则信史。刘治襄在书末悲愤地写道:“今试问吾国工何以窳,商何以敝,教育何以不振,自治何以不兴,乃至军队不能具饷...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全国,各省市纷纷采取“断路”、“封城”、“停运”等举措。实际上,隔离与阻断并非今人创举,实乃历史积淀。在1910—1911年东北鼠疫期间,清政府首次...
摘要: 1949年,蒋介石、桂系双方在败退之际产生南撤之争。蒋介石计划退往台湾;桂系企图撤退入粤割据两广,迫不得已时退守海南岛。桂系的战略导向是防守湘桂粤边一线并与解放...
内容提要:晚清时期,留学生的社会形象从模糊到清晰,从对容闳等早期边缘人“通夷言夷字”“久居外洋”的模糊认识,到清政府派遣同文馆学生出洋、幼童留美、船政学生留欧,形...
内容提要:张园是清末民初中国最大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上第一个城市公共文化商业空间。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现代文化产业“舶来—本土”过渡的显著特征,...
内容提要:在太平天国统治区,特别是1860年代太平军奄有苏浙膏腴之地,之后“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民变”呈现了一道别样的历史景象。民变的抗争矛头大多指向太平天国的经济...
内容提要:乌石山案案发后,围绕传教士是否侵地问题,中英各方在交涉中就外交协商和司法审判两种方案做出了不同选择。中方在咨询律师和掌握充分证据后,由士绅出面聘请英国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