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期,当美国传教士手捧《圣经》,怀着传播“福音”的强烈使命感赴华之际,正是美国商人对华鸦片走私活动猖獗之时。因此,一贯宣扬“仁爱”的美国传教士必须面对罪恶...
北部湾,亦称东京湾,是中越两国陆地与中国海南岛环抱的一个半封闭海湾。湾内平均水深38米,最深处不到90米,海底地形平坦,海域面积约44238平方公里(相当于24000平方公里),一...
长期以来,史学界不少同志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和洋务派是完全否定的。人们一提起洋务派,就斥之为卖国贼,这似乎已成定论。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历史现...
明穆宗在位只有短短的五年半时间,因其“临朝无所事事”而受到后人的批评。但正是在穆宗时期,明朝的北部边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明蒙之间实现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俺答封...
费孝通教授于1988年,结合自己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主要论点有三:第一个论点为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
在近代俄罗斯帝国国际关系史上,远东问题一直占据着重要而突出的地位。沙俄政府“当时远东政策的指导者”维特,早在亚历山大三世时期就曾以“教训”的口吻告诫沙皇说: 中国、...
鸦片,这种危害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毒品,在清朝雍正年间虽一度禁止入口,但在乾隆年间仍归于药材类下合法输入。嘉庆元年(1796年),嘉庆帝下令停止征收鸦片烟税,禁止鸦片进口...
何谓条约?何谓不平等条约?诺大的中华文明古国,从何时起开始同外国签订平等条约?后来为何又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旧中国究竟先后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它给我们伟大祖国造...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对曾国藩致英国使臣威妥玛信件的真伪进行了考证。作者认为,该信虽系他人伪托而成,但通过揭露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通商和传教中的侵华罪行,反映了19世纪...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至清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长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政府为完成国家的统一,同国内各种分裂势力,以及外国势力的侵扰进行了...
乾隆年间,缅甸甕籍牙势力得势,不断向外扩张,并侵扰中国境内车里、耿马、孟连等土司地区,且声言普洱之十三版纳属于缅甸,公然挑战中国主权。乾隆三十年(1765)冬初,缅甸又...
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的枪炮轰开清政府的封闭大门,中外之间从此开始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条约制度规定之下的商务交往。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一个又一个有损于国家主权和经...
“戊戌维新与日本”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日本政府对戊戌维新运动的态度。以前,中国和日本学者对这个问题论及较少,显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
最惠国待遇是指国际条约中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世纪欧...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思想。它的遭遇,或褒或贬,历来不断。当国家和民族面临着不幸或灾难时,有人会起而攻之“此乃孔家店之过”;在欣逢发展或兴旺时,差不多又众...
康熙二十七年(1688),蒙古喀尔喀部遭到准噶尔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的袭击,遂举部南下投奔清朝康熙皇帝,并得到康熙皇帝的救助和安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蒙古堂档”中抄...
“猪仔”又名新客、青单客、契约劳工或苦力。(注:陈翰笙认为,苦力贸易与猪仔贸易是有区别的,见《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序言,第6页。 而一般的史料及史学工作者都认...
幕僚是活跃于清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特殊阶层。道咸以降,地方督抚的权力日渐膨胀,幕府和幕僚空前发展。幕僚开始在晚清内轻外重政治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土尔扈特部东归图 一、清朝政府对蒙藏地区的治理模式 为了建立强有力的大一统王朝,在开拓西部疆域的历史过程中,清朝中央政府从实际出发,依据与其核心统治区域的远近、各时...
中文摘要: 本文从边疆史的北部指向、西北指向出发,将拉铁摩尔独特的人生与学术经历放到内陆亚洲这一视野下加以解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阐释了拉铁摩尔以内陆亚洲-中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