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初期,清政府沿袭了传统的长城-黄河一线作为鄂尔多斯地区与内地的农牧分界,但是这一界限仅是习惯线而已,并不具备法定特征。随着农牧区域的相互扩张,农牧界线在政...
19世纪上半期,当美国传教士手捧《圣经》,怀着传播“福音”的强烈使命感赴华之际,正是美国商人对华鸦片走私活动猖獗之时。因此,一贯宣扬“仁爱”的美国传教士必须面对罪恶...
摘 要: 伴随清军入主中原和统一西域,西北地区地缘政治在清代前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明代中央政权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在西北地区对峙并存的地缘政治格局逐渐被打破,代之以清政...
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是中美关系史乃至中外关系史上一项著名的政策。多年来,中外学者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研究已达到相当的深度。不过,这些探讨多是着...
就在维特提出“借地修路”的同时,英、法、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与沙俄展开了争夺铁路修筑权的竞争。其中,英国正在暗地里推动“山海关铁路之修筑”,因为该路已“落在他们的...
1 新疆、西藏和川边地区 清朝末年,担任新疆巡抚的联魁、伊犁将军的长庚,是满族官员中思想比较开明的人,对推行新政态度比较积极。联魁认为“遵筹西北全局,大旨不外置省、改...
中琉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就有了交聘往来。至明洪武年间,明朝开始册封琉球国王,使两国关系更加密切。清朝建立全国性政权后,沿袭明制,仍册封琉球国王。清朝第一...
马大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在国内外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马先生于1960年入山东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
9月24日,历时五天的“19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学术讨论会”在安徽省□溪县□□闭幕。讨论会是由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四川教案史研究会和安徽省历史学会联合倡议,全国2...
晚清外聘人才对中国的近代化事业产生过重要影响,它的经验和教训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本文谨就晚清聘用洋员指导思想作一初步探索。 一、聘用有本领的人才 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
一、帝俄蓄意发动侵占我国东北的战争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它们盗窃中国,就象盗窃死人的财物一样,一旦这个假死人试图反抗,它们就象野兽一样猛扑到他身上。”(《中国...
摘 要:在中日围绕琉球案的相互认识和博弈过程中,日本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清政府则相对被动。在中日琉球交涉期间,黄遵宪对日态度和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轻日走向师日,然...
19世纪末叶,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是以西太后和李鸿章为首的清廷最高决策集团,执行的“以夷制夷”策略的必然恶果。而《中俄密约》的签订,更是这种策略产生的一个怪...
引 言 清代西北中俄边界,勘分多次,前后数十年。每勘分一次,沙俄多占一大片土地,中国多失一大片国土。沙俄屡勘屡占,中国屡勘屡失,此为中俄边界谈判划界的基本规律。但也...
【摘要】本文认为嘉庆十九年(1814)发生于新疆的玉努斯案是一桩冤错案,是伊犁将军松筠为迎合嘉庆帝旨意而制造的。该案发生后,清朝放松了对和卓后裔问题的重视以及对新疆的努...
[摘要]清中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人口空前增长。通过对当时人口承载力的估算,发现自乾隆朝开始出现人口满载现象,并最终发展成为严重的人口超载。清代统治者虽然采取了种种...
在世界史上,十六世纪是一个混乱的世纪,经过这一时期后,欧洲、亚洲以及其他地区建立了很多新兴的国家或政权,中国的清朝也是其中之一。这些国家都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其...
摘要:乾隆六年,准噶尔使臣拟入藏熬茶却无故而返,为本已和平的清廷和准噶尔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经过斡旋,乾隆八年,蒙古准噶尔部第一次成功地入藏熬茶,布施了大量的金...
本文对张世明教授新近出版的《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第二卷《边疆民族》一书进行了系统解读,分别从中国边疆理论话语的范式构建、海外边疆理论话语转译的前...
1964-1965年,施坚雅发表了3篇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专论,对中国市场体系初步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模式。(注:G.William Skinner,"M 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Part 1,2,3,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