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四)] 注释: [1] 戴逸:《20世纪中国历史学》,《光明日报》1998-01-20。 [2] 瞿林东:《关于影响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 [3] 李晓英:《21世...
在新千年的前夕,BBC英国广播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两次层次不同的公众调查,结果马克思的名字均排在“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榜首。这不只是意味着人们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历...
最近,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
在“封建”名实问题讨论中对“封建”概念的不同理解,说到底是承不承认马克思所说的封建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形态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例如,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视西欧...
[上接(三)]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命运 到20世纪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已经走过了80年的奋斗里程。这期间,既有辉煌的业绩彪炳于史册,也有严重的挫折和教训,特别...
【提要】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刘家和教授的历史比较研究思想做了尝试性的总结和评述。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刘先生几十年的治学历程说明他的比较史学研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
[上接(二)] 三 关于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讨论 讨论中国社会形态问题,首先要关注的是关于所谓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问题。因为,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类社会依照五...
[上接(一)] 二 关于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21世纪史学是20世纪史学的发展和延续,因此,对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方向的思考,是和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总结联系在一起。两者的...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三个还原,即还原历史、还原问题、还原我们党解决中国命运和发展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从中学到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2001年,《历史研究》第4期发表了蒋大椿先生批评唯物史观现实合理性的文章。(注 :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历史研究》2001年第 4期。)蒋先生的...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
《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发表了蒋大椿的《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一文,文章简要评述了新时期中国多种史学思潮的内在联系,指出“就史学思潮而言,唯物史...
世纪之交往往是反思与展望的时节。一个世纪以来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又经历过惨痛教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及其作为指导的唯物史观。在新世纪将会向何处去,大概是每一个对自...
吕思勉先生自述8岁起即和史学发生关系,13岁起读梁启超的文章,治学的道路实受康、梁的影响,虽父师不逮。先生在世时,不喜张扬,淡泊自定,远离名利之场,但其孜孜以求的业绩...
蒋大椿先生不久前发表《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一文[请参阅《社科文摘》2002年2月28日第7期],作者认为,唯物史观主张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
内容提要:中国“地方史”研究的兴起尽管有外来刺激作为自身的动力,但研究者“生活身份”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契合无疑是一重要特征,同时也与中国广大区域文化与社会演变的...
有关后现代史学的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在人们的印象中,历史以真实命名,而文学以想象、虚构命名。《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近30年来,国外史学理论研究十分活跃,其中不少理论流派被介绍到国内。但是,“不论是保守的历史学家,还是他们的对立者...
编者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所在,列宁把它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由此,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性和随意性,被极其完整严密的...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南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