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今天“民国学术”话题很热,一定没有多少人反驳。在各种大众传媒上,盛传着民国“学术大师”的传奇经历、趣闻轶事,用当下流行的词语,他们算得上这个时代的“网红”。对民...
近几年,各种史学类工作坊以其日益增强的学术影响力而进入大众视野。比如,公众史学工作坊、人大青年史学工作坊、中国当代史工作坊、“家·春秋”口述历史工作坊等。如何认识...
历史评论、史学批评与历史撰述,构成中国古代史学的三个重要部类。其中,关于史学批评和历史撰述的研究,学界已取得较多成果,而关于中国古代历史评论的研究,在不少方面仍有...
腐败是全人类的公敌。无论是现代法治国家,还是古代帝制社会,预防与惩治腐败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治理腐败我们既要学习借鉴现代法治国家的先进经验,也要善于吸取中国古...
明清之际是中国封建社会急剧变化的一个历史时期。就其学术思潮而言,各种新思潮、新思想不断涌现,在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清初思想整体上依然是以儒家思...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
《清明上河图》,一幅有着独特魅力的作品,四次被盗又五次进宫,从北方流落南方,最终回到故宫博物院收藏至今。而它每每现世,总会引起一阵热潮。前年故宫的“石渠宝笈特展”...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日前公布。经过近五年的普查,基本摸清了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但这绝非普查的终极目的,因此,之后的工作更为重要。笔者认为,“一普”结...
编者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的思想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时及后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其中最核心...
近几年来,一批表现中国革命历史的红色题材电视剧,始终占据着舆论的主流。去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仅长征这样一类题材,全国各大电视台推出的电视剧就有十余部。令人...
“十四年抗战”使抗战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完整。作为抗战精神重要载体之一的抗战文化,也因“十四年抗战”而变得更加完整和丰富。 随着教育部明确要求大中小学教材全面落实“十...
敦煌艺术代表了4—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成就,为全面认识中国艺术史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对于当今的艺术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敦煌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谈...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的国家的心灵性活动”。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国家认同不仅未遭削弱,反而日显重要,因为国家仍是国际生活的...
在历史学科中,抗日战争史是最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领域之一。近日,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并视情修改相关内容。这表明,长期以来认识不尽一致的抗...
敦煌古代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拟从两个角度试作阐述。 一、可以使公众领略古代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时期的风采 敦煌古代文化遗产的主体是公元4世纪至11世纪的文...
2016年,我在敦煌挂职,和当地的同事们一起重走从敦煌市区到玉门关段的丝路古道。10月初的敦煌,秋风瑟瑟,我们驱车从敦煌穿西湖,沿丝路古道西行。沿途红的柳、绿的草、黄的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以后,我更加关心故宫文化遗产保护和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博物馆怎样才能让观众喜爱呢?我想,最...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反对外来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抗日战争置于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从中国...
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文化。这一战略文化力斥强权与霸道,以重道尚义为价值取向,提出“慎战”与“重战”交互为用的国防理念,主张在处理国与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