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生存发展的支撑、身份归属的标志,是维系这个民族发展繁荣最深沉的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所谓“告别革命”论以来,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在学术理论界具有很大影响的一种政治思潮。近几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甚嚣尘上,波...
瞿林东教授所著《我的史学人生》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2016年11月版),全书共收录作者27篇文章,分为上、中、下三编,主题分别为领略师辈风范、品评史书旨趣以及探究史学底蕴三...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
近年来,历史研究的方法愈益呈现多元化之势,区域史是颇为强劲也颇为有效的一种。在海内外史学界,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学者采用区域史研究的视角,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论著。尽...
对于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教育部近日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
伴随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东京审判的深远意义将从中显露得更为清晰 “庭长先生,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审判,因为我们逐渐成为保护我们文明世界不因为战争而走向毁灭的一部分……如果...
绵延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积淀传承中,发挥了无可替代而又令人惊叹的历史作用。但自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它深厚植根的社会土壤开始发生变化,及至完全改变了原有的社会...
自古伟人多誉谤,对于孙中山这个极具个性色彩的历史人物来说,更是如此。每每在重大纪念的时刻,总会有一些指责批评的声音沉渣泛起,有批他擅权专断者,有指他空言“大炮”者...
已故日本中古史学者谷川道雄曾感慨,尽管年轻学者在历史细节的研究中已取得超过他们的成绩,但和他们这辈曾为历史分期论争论得不可开交的学者相比,年轻学者对宏观的历史问题...
在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灾难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它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红军将士...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对中华民族来说,这150年极不寻常,它使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国人民从受尽屈辱、濒临灭亡的苦难岁月中走出来,建立起一个新国家、新社...
10月21日至27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和党的第十八届六中全会两项重大活动在一周之内召开。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
南京大屠杀已经发生79年,当今的日本人对待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认知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当今的日本人怎样看待南京大屠杀历史?笔者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一代代革命志士前仆后继、不懈奋斗,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孙中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者。作为伟大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织编撰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近日由方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客观记录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以及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史志书。 这部史志...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在生与死的考验下,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往往会被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伟大长征精神就是这样铸就的。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纵览历史、审视现实,阐释规律、展望前景,应对变局、传承精神,落脚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一励志、走心、感人的...
(一)红色的脉搏,在神州大地跳动。80年过去,仍然如此强劲。 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墙上,80双草鞋组成一幅中国地图。那一支脚踏草鞋的队伍,从这里开始跋山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