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 [评论] 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2017-09-06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工匠在古代...

  • [评论] 与其曲学立异,何如求是于实? 2017-09-06

    夏日寄情墨戏于山乡而不便上网,暑后归来偶听客谈才读到张女士关于欧先生的访谈录:《如何理解满族史和清史的关系》(原载《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欧立...

  • [评论] 梵文传承的关键在培养后继人才 2017-09-06

    中国现代梵文研究的开创者是季羡林和金克木两位学者。但应该说,中国目前的梵文研究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培养后继人才依然是传承的关键。我自己一生从事梵文研究,深感其确...

  • [评论] 学术研究要摆脱“卡拉OK”模式 2017-09-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

  • [评论] 走向跨学科与跨领域的口述史 2017-09-06

    口述史是新兴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由于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标与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口述史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学科与跨领域的特征与趋势。...

  • [评论] 历史虚无主义的“偏见” 2017-09-06

    最近几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越来越多地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散播错误观点,影响社会认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深入探究起来,历史虚无主义在价值观、方法论、认识...

  • [评论] 地域文化史研究的新探索 2017-09-0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湖湘文化历经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由朱汉民先生担任总主编的五卷本《湖...

  • [评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治理理论体系 2017-09-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充分肯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贡献,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极大地鼓舞了哲学社...

  • [评论] 中国古代天文学不是伪科学 2017-09-06

    中国古代天文学曾取得了辉煌成就,与数学、医药学、农学一道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科学。不过在近年的科学史研究中,却流行着一种简单否定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风气。比如有学者...

  • [评论] 深究中国科技史的应用价值 2017-09-06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受中医历史文献的启发,而中医学史正是中国科技史的一个分支。这充分说明了科技史的应...

  • [评论]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2017-09-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出发,既充分肯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作出的重要贡...

  • [评论] “古为今用”才能发挥史学功能 2017-09-06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它的过去,现在是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史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门学科,事实上是很难脱离社会现实的,每一个时代的史学总是要为那个时...

  • [评论]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7-09-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多次就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出重要论述。5月17日...

  • [评论]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注重融通 2017-09-06

    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理论和学术方法,但在研究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对立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理论方法与研究实践脱...

  • [评论] 历史纪念馆该如何讲解? 2017-09-06

    历史纪念馆是特殊的历史载体,被誉为“永恒的史诗”,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讲解员是沟通纪念馆与观众的桥梁,通过对纪念馆陈列内容的讲述,让历史人物及其思想重新“活”起...

  • [评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017-09-06

    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

  • [评论] “大宋史”之说不可取 2017-09-06

    “宋史”是宋朝的历史,与宋朝大体同时存在的有辽、金和西夏三朝。所谓“大宋史”,乃是将宋与辽、金、西夏相比较而言,以宋为大朝,以辽、金、西夏为小朝,故将辽史、金史、...

  • [评论] “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命力何在? 2017-09-0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受到沿线各国的广泛欢迎,国内各相关省区市也积极参与其中。“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命力源于国内外适宜的环境、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

  • [评论] 十四年抗战观点应通过教材普及 2017-09-06

    “八年抗战”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反抗日本侵略的一个历史概念或历史结论,已在民众心中打下根深蒂固的烙印。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依据是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尤其是国民...

  • [评论] 博物馆:以有温度的服务走入人心 2017-09-06

    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传播网络化等因素的影响,新时期博物馆建设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发挥优势、有所作为是广大文博工作者当前必...

  • 首页
  • 上一页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下一页
  • 末页
  • 701396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