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故事:从革命史到民族志 姜进 《史林》2012年第1期 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越剧及其女演员的盛衰荣辱与共和国的历史紧密相联。1965年公映的电影《舞台姐妹》与1998年上海越剧...
如何理解90 年代?从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双重视野看 罗岗 《粤海风》2014年第1期 全文阅读: 如何理解90年代从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双重视野看.pdf...
真隐士的看不见与道家是一个零?略说客观的了解与文学史的编写 胡晓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摘要:鲁迅、钱锺书对中国隐士文学的传统缺乏正面认识。他...
实践过程的展开总是面临理性化或合理性的问题,包含形式和程序两方面,但无法忽视实质的内涵。从实质层面看,实践过程的理性化既涉及 合理,也关乎 合情。情首先具有实在性的含...
近代中国的两个观念及其通贯百年的历史因果 杨国强 《学术月刊》2012年第9期 摘要:19世纪中叶出现的富强观念和19世纪末期传入的天演进化观念曾相互撑持,绵延不绝地通贯于此后一百...
浦东的怀旧与乡愁 杨扬 《南方文坛》2013年第5期 全文阅读: 浦东的怀旧与乡愁.pdf...
内容提要:行动既以人为主体,又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对人而言,是什么(何为人)与做什么(如何行动)往往无法相分。行动展开于人与世界的关系,其内在的指向在于通过人与世界...
形神不定: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面向 刘梁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 摘要:形神不定(神不定,形神关系不定)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重要面向。魏晋时期,神灭...
贤能政治:意义与限度 杨国荣 天津社会科学 2013年第2期 摘要:以贤能治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儒家的政治理念。儒家对贤与能既作了不同定位,又关注其统一。较之政治领域中的体制...
观念史何为? 高瑞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摘要:以研究我们精神变迁中某些核心观念的生成与发展为目标的观念史,是人类认识自己的努力的一部分。通过...
再论亲知 从罗素到凯农 郁振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 摘要:罗素对亲知作了开创性研究,凯农立足于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识度,对亲知论作了出色的发挥,阐发...
民国文学史(1912-1949)的概念辨析与理论整合兼谈旧体诗文怎样入史 魏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摘要:民国文学史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承继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反...
萧一山与《清代通史》 王家范 《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摘要:打开《清代通史》,上中下三卷,厚厚五册,可谓洋洋大观。上卷初版至今,已越80 余载,后人闻兹念兹,未曾忘却,一山...
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 杨国强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4年3月9日 摘要:自封建变为郡县,则帝王治理天下不得不选官。世路里的这种社会变迁相比,作为早生的观念,《春秋》...
解决美真二分的难题如何可能? 胡晓明 《文艺理论研究》201年第4期 摘要:关于《世说新语》所表彰的魏晋风度或晋宋风流,学术界历来有两大解读范式,一是鲁迅《魏晋风度与文章与药与...
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下) 杨国强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4年3月16日 摘要:因利禄之途而成一世之教化。从传统中国的文化和社会里产生的士大夫群体虽然大不完满,却曾在那个时...
从传奇到故事《繁花》与上海叙述 黄平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4期 全文阅读: 从传奇到故事《繁花》与上海叙述.pdf...
在经典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观念史研究的双重根据 高瑞泉 《哲学分析》 2013年第5期 摘要:把观念史视为哲学史研究的变体与扩张,应该注意在经典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寻得其根据。...
可疑的繁盛日军阴影下的都市女性文化探析 姜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摘要:女子越剧在战时上海的发展是女性在现代都市公共空间中历史性崛起的一...
言意新辨 陈嘉映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 摘要:本文从我们用语言思考吗这个问题开始追问,围绕语言决定论和思想语假说这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提出质疑。本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