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历史人类学,是历史学和人类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科领域。它“使传统的历史学研究增大了‘现场感’和‘共时性’;给人类学研...
20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史研究走过了从艰辛起步到迅猛发展的历程,成果卓著。当前,如何进一步拓宽视野,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新的突破,推进中国民族史研究走向纵深,为新时期的...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文章发表于《文艺评论》2015年第6期)...
摘要: 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相应地,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几十年来取得颇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
内容提要: 国内史学界对欧洲中心论问题的讨论,至今已历时八十余年,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民国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至今。这四...
在党史学科发展史上,重视利用数据来记载历史和论证观点,并逐步做到对数据的科学化处理,是党史研究的一个优良传统。大数据时代,中共党史研究在迎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遭受...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发展的光辉前景,也指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紧...
摘要: 中国区域社会史不是在20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而是在80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经萌芽生长,其中最重要的源头是社会经济史领域的区域性研究。区域性研究汇入蓬勃发展的社会史潮流...
五四学生运动后,此前并不出名的梁漱溟,因拈出东西文化问题,而“暴得大名”。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广,文化,特别是东西文化,成为当时读书人心目中最为...
医疗史又称医疗社会史,与传统医学史关注疾病及医学本身不同,医疗史从社会史角度对医学、疾病历史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旨在追究医学和社会历史、人群之间的互动关系。 新世...
20世纪以来,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态史学将人的精神活动纳入研究范畴,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视角。但在受访学者看来,不可忽视的是,在肯定心态史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应看...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摘要 :中国社会文化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生活方式、社会伦理、知识人社会、生活质量、礼俗互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这些研究结合...
摘 要: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方法开拓性和创新性比较突出的有以下路径:开掘民间史料、借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与微观研究、社会心理分析一心...
摘要 :将“中外历史研究的会通”视为中国史学发展自觉的努力目标,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历史研究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历史研究者在新时代中的学术自觉。中国史研究如果离开世界史...
敦煌学,是1900年敦煌藏经洞及其文献发现之后诞生的一门学问,其研究对象开始于藏经洞文献,后逐步扩大,主要包括敦煌藏经洞文献和敦煌石窟艺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
《辽史》与辽史研究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修《辽史》问世直到19世纪末,但有关辽史的著述不多;第二阶段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这时期的辽史学,一方面是继续就《辽...
摘要 :近十几年来,中国近代史学史研究疏离政治史、革命史的宏大叙事,通过拓宽视野,在对史学本身诸多具体史事研究中取得新成果,同时出现了以现代化、科学化思潮研究为线索解读...
近些年,随着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坝遗址得到确认,相关考古资料也开始见诸报端,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良渚水坝位于良渚城址的北部和西北部,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长堤形围坝...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成为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对近代地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比较系统地涉及了地方政府治理的各个领域,诸如关于近代乡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