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狮 王国良 这是一件民国时期粉彩商山四皓灯笼瓶(见图),高25厘米。瓶体所绘画面清晰醒目,只见分别身穿红、橙、黄、绿四种颜色长袍的白发老者,正面露笑容地聚于一棵...
明代花鸟纹瓷画一组 清代花鸟纹瓷画一组 ■江苏南京 胡剑明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好在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便成为画匠们的目标,我与艺术对视才发现,原来明清...
《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中的两幅明崇祯《品箫图》 ■浙江金华 曹兆燎 江苏古陶瓷研究会出版的《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人物卷(第65—67页)有明嘉靖、万历到崇祯时期的9幅《品箫...
希腊战神阿瑞斯,被人们认为是匈奴祭天金人的形象 对兽纹青铜项圈 武威雷台出土的武士俑 ■甘肃兰州 王文元 两千多年前,霍去病远征河西走廊匈奴,取得巨大成就,不仅击破多个匈奴部...
■安徽石台 周小丽 图中所示这件民国粉彩茶叶罐,为少见的三角形造型,重389克,高12、宽6厘米,三边各长14厘米。瓶身正面描绘了三娘教子图。瓶底有“CHINA 华茶公司出品”字样。资...
图1 图2 图3 ■福建石狮 王国良 跽坐,即为席地双腿并拢跪坐,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坐式。先秦至汉代时期,我国尚未使用有一定高度的桌、椅、板凳,在社交场合,均须跽坐,否则被认为失...
图1 图2 图3 图4 ■山东滕州 葛海洋 我国使用陶器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而陶器的出现,也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陶器的出现...
图1 图2 图3 图4 ■安徽合肥 刘东 宜兴紫砂兴起于明代中期,此后的几百年间一直驰名中外。宜兴紫砂器以茶具尤其是茶壶最为著名,也最为多见,而其他种类的紫砂器物则相对较少见,本文...
■福建石狮 王国良 鸡首壶亦称鸡头壶、天鸡壶,始见于三国(吴)晚期浙江越窑,以壶嘴制成鸡首状而得名。一般是在小盘口壶的肩部一面贴鸡首,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前后对称。...
■湖北武汉 蓝山 这件商代青铜盉(见图),通高36厘米。顶部有管状冲天流,流底两边的乳钉与之构成兽面。袋足中空,三足立地。腹部饰饕餮纹,侧面为夔纹。夔身由两列云纹构成,...
■陕西 刘燃冰 图中所示是一块清同治“武魁”匾额,攒角匾框已遗失,只剩匾心。匾心横187、纵58厘米,香樟木质。斑驳的匾地为黑漆素面。匾心榜书楷体“武魁”两字,字径近40厘米...
■江苏苏州 白尼 周文王姬昌是史上一代明君。他求贤若渴慧眼识珠,任用姜子牙(姜太公),广纳贤才,礼贤下士。其子周武王姬发,亦拜姜太公为军师,问计军事,国力大增,天下...
图1 西周刖人守门方鼎 图2 西周伯公父瑚 ■湖南 天心 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法门镇境内的宝鸡市周原博物馆,是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的周原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于1988年...
人头形青铜戟 虎纹铜钺 商代父辛铜斝 西周青铜提梁卣 西周青铜簋及铭文 ■甘肃兰州 王文元 浓云密布,暴雨如注!黄土高原上,遭遇暴雨,非常危险,不是悬崖坍塌,就是沟壑中洪水忽涨。这...
陈介祺旧藏铜炉 ■江苏南京 陈长春 大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276年(1368—1644),历经16位皇帝理政,真正有建树的皇帝不多。然而宣德皇帝却是一个例外。他在位时政绩平平,不显...
器高15.1厘米,通体浅蓝地上饰回纹锦地;三层纹饰,颈部饰蕉叶纹,蕉叶内饰夔凤;腹、足墙各饰四兽面;口内施浅蓝地上饰番莲纹。此器掐丝细致,工艺精致,镀金浑厚,造型、纹饰...
高10.5厘米。此器分上下两部分,可拆装。上作漏斗形撇口杯,口大沿宽。下作圆腹平底水盂形器,组合起来形成渣斗器形。内施白釉,外壁以黄釉作底,上下绘粉彩《封侯挂印图》。器...
图1 图2 图4 图5 图3 ■浙江杭州 李熊熊 “指日高升”是明清时期常用的一句吉祥语,最早出现于明代程登吉编的《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是教儿童各种生活常识的书,其中有这样一句...
图1 图2 图3 ■浙江绍兴 陆建国 这是一只清顺治年间的残碗标本(图1);碗心内画山景人物图(图2);碗外写有南宋进士谢枋得《庆庵寺桃花》诗句: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
■江苏 徐星媛 尹钊 金光 如图,是一枚日升月恒背松鼠葡萄花钱,66×3.5毫米,民国,正面是楷书“日升月恒”,字体结构方整,笔画分明,平正而不呆,整齐而不拘,富有神韵,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