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国家级"非遗"名录《羌戈大战》,多年来被视为羌族先民由北方南下岷江上游战胜当地土著"戈基"人而定居其地的重要证据。本文经深入分析认为,现今流传的羌族史诗《羌戈大...
内容摘要:《见差别论》是吐蕃时期译师智军所作的一部论著,在该著作中他对印度佛教晚期学派思想进行了评判,并依次对四智、三身、八识、二谛、无我、三性、缘起等佛学思想作了...
内容摘要:1915年3月钟颖被北洋政府判处死刑,钟之被抓捕在1914年10月,起因为湖南人罗春驭上书大总统袁世凯诉其父罗长裿在藏为钟氏所害。钟颖曾为清末入藏川军之统领,后任民国西藏...
内容摘要:塔波拉杰是藏族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思想家之一,他的宗教伦理思想由心性论、信仰论、人生论、戒律观、利乐观及境界论等作为基本内容,以重理论创新、重伦理实践、重德...
内容摘要:据资料记载,813年吐蕃人口约170万、903年吐蕃人口约100万,这两个数据和年代,按人口下降比例推算,朗达玛(约838~846年在位)灭佛时吐蕃政权辖下约有147万人。设户均为五口人,则...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发现,30多年来《人民日报》在对四川藏区的报道中,大量采用来自官方的消息来源,正面报道为主的立场,通过报道主题的选择、消息来源等方面的综合处理...
内容摘要:拉藏是西藏和硕特汗廷末代汗王,康熙四十五年得到了清廷的册封。关于其封号,汉文史料有"护法恭顺汗"、"翊法恭顺汗"、"扶教恭顺汗"、"辅教恭顺汗"等不同记载,蒙古文史料...
内容摘要:现代传媒是西部社会加速发展的最有利的现代性工具之一,藏传佛教的弘扬也需要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现代传媒作为一种"新事物",由外引入到藏区,使得藏传佛教传统的传播...
内容摘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隐性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目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特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自身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在受...
内容摘要:《观音菩萨嘛呢真经》是存在于河湟地区汉藏结合部的民间宗教宝卷,深受当地藏传佛教和民间信仰的影响,集教化、宗教信仰于一体,具有汉藏文化交融的特点。 关键词:河湟...
内容摘要: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有西夏译《佛说圣曜母陀罗尼经》的写本和刻本共12件。这12份原件分属两个内容不同的译本,即11世纪和12世纪之交的夏崇宗初译本和12世纪中...
内容摘要: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理论关注,形成了基本理论、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
内容摘要:"苯噶"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半农半牧区藏族村落中特有的民众集体宗教活动场所。"苯噶"的建筑布局,上为佛殿,下为管事喇嘛的卧房及杂物房。管事僧人每日需按时燃灯、...
内容摘要:宋夏对峙时期,北宋王朝在缘边地区组织了大量的党项熟户诸部民众与西夏对抗,保安军小胡等族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金夏相争之际,他们归顺金廷,仍然驻守德靖寨一线,屡建...
内容摘要:牛达生先生新著《西夏考古论稿》一书涉猎范围广泛、尊重权威而不盲从权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引起了学界极大反响。但其中关于"金夏界堠碑"和《大夏...
内容摘要:西藏和平解放是毛泽东思想在西藏正确运用的辉煌一页。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指导西藏工作,必须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在西藏和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
内容摘要:中央民族大学馆藏《叶赫呐喇氏宗谱》(正白旗)是清末同治年间崇秀等人修撰的一部满、汉文合璧的珍贵谱书,它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满族叶赫那拉氏六世祖雅巴兰一支的族源、...
内容摘要:以"文化的文学"观念解读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文化意蕴:浓烈的家园情结与民族意识;普遍的生态关怀与忧患意识;深切的文化寻根与反思意识;诗意的民俗风情与健康人性...
内容摘要:本文讨论了晚清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传教士李提摩太的慈善救助活动和思想。研究发现,基于社会实践者的切身体验及感悟,加上作为传教士的宗教动因,推动了其慈善理念的出现...
内容摘要:高句丽有无禁卫军,其规模多大,制度如何,对高句丽王国有着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对此类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高句丽历史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