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随着朝鲜半岛局势不断恶化,1968年约翰逊政府试图重新审视对韩国的政策。1969年2月,尼克松新政府发布“国家安全研究第27号备忘录”(NSSM 27),继续调整对韩国的政策,主...
内容提要: 世界历史是一门既年轻而又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搞好世界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同时又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当代社会文化发展,是从事该学科...
摘要: 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
内容提要: 关于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实质是普遍史观和特殊史观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立足于世界历史的视角,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思考和建构,经历了一个从普遍史观到...
内容提要: 本文依据近年来美日两国政府的解密档案,探讨美日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认识与对策。20世纪60年代,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进程引起美日两国的高度关注。美日两国对中国研制...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文化研究方法如何才能为世界历史增加新的研究维度。传统的世界历史学往往关注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质交流以及社会—经济的、政治的互动,而文化研究则强调某一...
内容提要: 埃及学是产生于近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一门研究古埃及文明的综合性学科。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埃及学自其诞生以降,一直被欧美西方发达国家所操控,相反在埃及本土的发...
内容提要: 帝国主义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考察了西方全球史对帝国主义的相关研究,从其如何界定帝国主义,及其把帝国主义作为竞争性社会组织和作为不同地区人类...
内容提要: 冷战结束如今已经有20年了,弥合东西欧历史学的裂隙至为重要。一些转折点曾对想象和记忆历史的方法产生了影响,但历史分期和历史学的分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
【编 者 按】 当代史学新思潮、新学派风起云涌,既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学术自觉的推动,也有国际学术协作团队的努力。这一波新史学潮流的出现,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断...
内容提要: 在美国学界关于国家利益的研究中,对外安全战略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而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福祉等相关的国家利益的研究一直受到冷落。具有传统的外来移民问题是...
内容提要: 上任伊始,艾森豪威尔政府就杜鲁门时期的核政策进行了重新调整与变革。为此,美国政府修改1946年《原子能法》,推行北约核化计划,重启与英国的核合作。这三项措施...
由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欧洲学会英国研究分会、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等主办,南京大学英国与英联邦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英国史国际学术...
内容提要: 从二战爆发到珍珠港事件的两年间,国际主义者和孤立主义者围绕是否应该援助英国和苏联和干预欧洲的战争等问题,进行了美国历史上最激烈的辩论。这场外交大辩论不仅...
内容提要: 当环境史发展成熟为一个学科,环境史学家们严肃地对待自然便显得愈发重要。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世界在不断地相互让步中塑造着彼此的历史。研究这一相互关系的三个角...
内容提要: 1944年1月签订的《澳新协定》是太平洋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签订的一个重要的双边合作协定。协定的签署使得澳新两国尤其是澳大利亚的区域性本位意识...
内容提要: 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政府不仅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采取种种敌视古巴的政策,而且还秘密制定了一系列应急作战计划,试图通过直接军事打击来推翻古巴政府,建立一个...
摘 要: 由于卡扎菲集团没有构建合法型、传统型统治的基础,因此构建一个让国民信服的魅力型统治成为其政治精英孜孜以求的目标。卡扎菲通过 “第三世界理论”和《绿皮书》所规...
内容提要: “大规模报复”战略是美国的第一项核战略。这一战略以核武器作为维持现状的手段,向美国的冷战对手发出信号,要么维持现状,要么进行毁灭性核战争。中苏两国由于各...
摘要: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世界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力量中心不断转移。近代西方国家的崛起进程伴随着延绵不断的战争。当今世界格局演变大势是“单极化”与“多极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