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多尔衮为什么执意娶朝鲜国的公主?多尔衮几个老婆(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清崇德七年(1642年)秋,由于洪承畴等明朝降将的告发,朝鲜几年来暗通明朝的实际情况才真相大白:“阁臣崔鸣吉、兵使林庆业等潜通明国,私书往来。明国船至,曾馈送银币、人参、米谷,且彼此交相货易。”皇太极愤怒之余应该会有被欺骗的感觉,而朝鲜人在沈阳得知的消息是:皇帝颇后悔当初不如以朝鲜之“六道自此定将勾管”。皇太极派出了第三次查使:清使固山额真英俄尔岱、户部承政车尔格、内院大学士刚林、学士罗硕等携朝鲜世子进驻凤凰城,命朝鲜将领议政崔鸣吉以下朝鲜大臣押送凤凰城待审。结果崔鸣吉等朝鲜大臣被判有罪、押解至沈阳拘囚,朝鲜将领林庆业则逃往明国,而告密者李珪则被朝鲜国王抢先密旨处死。清帝又派罗硕等人赍敕入朝鲜,追问林庆业下落,并追究国王擅杀李珪之罪。反清派大臣械送沈阳,同时被捉囚沈阳的还有林庆业的兄弟家属等人。崇德八年(1643年)春,清帝再遣户部启心郎布丹等前往朝鲜,公布查案结果。布丹等至朝鲜后“宣谕百官”,“次谕都民”,并沿途向朝鲜官民宣谕皇敕,“盖彼中重其事之意也”。

此次查勘历时长达半年之久,是清朝派往朝鲜历次查勘使团中动作最大的一次,给朝鲜王廷极大的震撼,形成人人自危的局面。在清廷强力压迫下,朝鲜与明朝反目成仇已成定局。是年秋,明朝军船再次接近朝鲜时,朝鲜这次是“不接话、不给粮、不许近岸”,又“与之交战”,并将“生擒九人”解往沈阳,为清廷所嘉许,对朝鲜押送官赏赐“视旧例倍之”。就连当年朝鲜年祭所用的“祭文与祝帖”,也因仁祖“密教”而改奉大清正朔。

连续3次“查勘使团”延续4年之久,对朝鲜王廷的压力是很大的,朝鲜“义理派”屡次受到沉重打击,再也不敢公开发表反清言论,清朝与朝鲜的关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走向稳定。崇德年间皇太极的朝鲜政策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其一,瓦解明朝与朝鲜的传统宗藩关系,使朝鲜成为清朝的军事物质基地。

其二,严厉打击朝鲜“义理派”,培植主和派势力。

其三,恩威并施,以武力压迫为主的同时施以减免岁贡等“恩惠”。

(三)、崇德朝朝鲜政策的实施者

政策与政策实施者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清前期这样一个缺乏行政制度与监督约束体制的社会里,政策实施者个人对政策实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这个问题在清对朝鲜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非常突出。因此我们来看看都是一些什么人在实施并操纵、影响着清前期的朝鲜政策,这些人很多延续到多尔衮摄政时期继续掌权。

翻检朝鲜史籍,这一时期最多见到的是这样几个名字:“龙胡”(龙将)、“马胡”(马将)、“郑译”。

“龙胡”者,朝鲜称“龙骨大”,即英俄尔岱(代);“马胡”,朝鲜称“马夫达”,即马福塔。天聪年间,英俄尔岱以参将多次出使朝鲜,主要任务是与朝鲜互市。马福塔,满达尔汉之弟,满达尔汉在天聪五年也曾出使朝鲜,“致使命而还”,随后授为礼部参政。天聪八年,马福塔“与户部承政英俄尔岱如朝鲜互市”,“自是通使朝鲜,马福塔辄与”。

英俄尔岱、马福塔在长期与朝鲜人打交道的实践中成为朝鲜问题专家,是皇太极朝鲜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天聪年间,皇太极对朝鲜的政策是以安抚和贸易为主,英、马两人均在户部效力。崇德元年,皇太极征朝鲜之际,英、马两人来往于双方军阵之中全权负责谈判事宜,引导朝鲜国王出降的是他们,后来赍敕册封国王的也是他们。征朝结束后,英俄尔岱“旋授议政大臣”,其后皇太极将“东事则专委于龙马两将”,而朝鲜国王对他们恭敬有加:“今日之事,专恃皇帝之言与两大人之宣力矣。”

崇德期间,“英、马两人专管东事”,已不仅仅是军备物质采买事务,与朝鲜的一切政务联络和实施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两人执行的。英俄尔岱时任议政大臣兼户部承政、马福塔任户部参政,因此,此时的朝鲜使者不是去礼部而是要向户部报到。由户部主管朝鲜事务一直延续到清世祖亲政之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