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研究的前沿意义和创新性是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首次参照现代军事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从诸多角度,对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研究展开全方位的深入论述。由此针对具体问题所尝试采用的研究方法,对丰富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具有开拓性价值。 2、荣新江教授主持的“新出土及海内外散藏吐鲁番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 项目于2008年12月按时结项。 最终成果摘要报告: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论集》:此书稿以论文集的形式,收录研究论文23篇,除了第一篇《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概说》作为全书的导论,其他论文按照研究文献的时代分为四编,一、高昌郡时期文献;二、阚氏高昌国时期文献;三、麴氏高昌国时期文献;四、唐西州时期文献。 因为本书所处理的材料大部分以残片居多,很多文书无头无尾,名称、性质不明,我们不仅在拼接、缀合,而且在定年、定性上都需要以研究为基础。此论文集收录的文章其中对文书的相关整理过程和理由有详细的说明和论证。但论文集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书整理,以往利用吐鲁番文献来补史、证史,特别是着眼于对于中原王朝各项制度的补充。这项工作取得了异常突出的成绩,本论文集中有相当部分的论文仍然是根据新的文献继续这方面的工作,这包括孟宪实对府兵制度、僧籍管理制度的讨论,史睿对文书运行制度的讨论,雷闻对官府文书运行的讨论,丁俊对勾征制度的讨论。并且尝试突破以新文献证史、补史的思路,通过这批新出土的文书,来考虑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包括吐鲁番地域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变迁问题,比如裴成国通过供物帐对赋役制度变迁的讨论;吐鲁番盆地与外界的沟通,特别是通过使者和商人而与遥远的中亚王国的交往,并由此给吐鲁番地区的经济和商业带来影响的问题,并评估这种影响的优劣,以及吐鲁番在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比如荣新江对“送使文书”的研究;如吐鲁番地区居民的种族构成问题,张铭心讨论了交河沟西出土的粟特人墓志;这种种族构成与不同时期流行的宗教的对应关系问题,比如游自勇对“冥讼文书”的研究指出了与佛教相关的信仰在此地区的传播与变形。 本课题将新出土的吐鲁番文献第一次整理刊布,并对它们进行透彻的综合研究,特别是从历史学新的课题出发,思考新问题,不仅在材料上为国际学术界提供高质量的整理本,同时也希望把吐鲁番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中国的“吐鲁番学”不再伤心,而且使中国的学术界能够在一定的时限内确保在这个领域的优势。 《吐鲁番出土文献散录》:所谓散藏的文书,主要指日本大谷文书、英国斯坦因文书、中国1990年以前发现的已整理出版的成组吐鲁番文书之外的文书,其中主体是课题负责人在德国柏林调查所获德藏吐鲁番文献,以及其他小收集品,包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省档案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藏文书等。这些文书中有不少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资料。本书尝试以唐长孺先生主编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为楷模,把散藏在各处的吐鲁番文献尽量收录,这些文书的收藏单位,多则收藏上百件,少则仅数件,现都汇于一编,作出精准的录文,对于前人的录文加以校勘,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尽可能收罗散藏各处的清晰照片收集在一起,一同发表。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典籍编,分为八个部分:(一)经:收录《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典籍写本;(二)小学:收录《尔雅》、《玉篇》、《切韵》等写本;(三)史:收录《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春秋后语》、《新唐书》等史籍写本,其中有佚书、也有宋版;(四)子:收录医药书、占卜书、历日、类书等,其中有逸出传世典籍与敦煌文献之外者;(五)集:收录古佚书《通幽赋注》、白文本长卷《文选》及六朝古诗集等写本;(六)道教文献,其中部分写本为长安官颁道经,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渐;(七)摩尼教文献,是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思想的反映;(八)佛教写经题记。 下编为文书编,分为三个部分,这些文书有助于我们认识唐朝社会的方方面面,按年代顺序排列:(一)高昌郡文书;(二)高昌国文书;(三)唐西州文书,由于唐西州文书较多,又细分为官府文书、寺院文书和私人文书三类,其中包括经过我们拼接整理的北馆文书、开元二十三、二十九年的户籍。 对于散藏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将会使我们对于吐鲁番的文明史,特别是吐鲁番与中原文化的亲密关系有深入的认识。这一点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东突”分子一直想从理论上论证新疆不属于中国,但吐鲁番盆地在相对长的时间里是直接属于中原王朝的,甚至在中原分裂的时代,一些中原地方政权也曾有效地管理吐鲁番盆地,吐鲁番文献对此能够提供最完整的证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吐鲁番的地方政权都是汉人政权,吐鲁番王国的国民以汉人为主,这个王国积极从中原吸取政治和制度的经验,有效地管理着当地社会,并极力传播中原的传统文化和中原系统的佛教文化。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新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著作出版情况1、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三联书店,2009年3月。 2、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3、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4、陈苏镇《恢宏与古朴: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5、张帆《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6、韩巍《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7、王小甫《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9、李孝聪《淮安运河图考》(与席会东合撰),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9月。 10、荣新江(主編)《唐研究》第14卷(《天聖令》及所反映的唐宋制度與社會研究專號),北京大學岀版社,2008年12月。 三、发表论文情况1、陈苏镇《东汉今古文学的变化、兴衰与合流》,《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邓小南《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的政治变革》,《新华文摘》转载,2009年2期。 3、邓小南《永远的挑战: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史学月刊》2009年1期。 4 、邓小南《出土材料与唐宋女性研究》,发表于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论·性别篇》,联经出版社,2009年5月。 5、罗新《“真吏”新解》,《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第121-131页。 6、罗新《王化与山险》,《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 7、罗新《吉木萨尔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的调查与思考》,《西域文史》第3辑。 8、李孝聪《偶然抑或必然--运河中的地理因素》,载《华夏地理》2009年第3期,2009年,页68-69。 9、王小甫《斗战神、拜火宗教与突厥兴衰》,《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5月5日第7版。 10、王小甫《蒙古崛兴与政治文化》,《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3期,121-135页。 11、王小甫《从草原突厥石人看东西文化交流》,《国学研究》第2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1-20页。 12、王小甫《草原地带の突厥石人から見た?|西文化交流》(日译文)(高木尚子译),收在《研究論集》第6集,名古屋: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9年,45-63页。 13、辛德勇《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1期。 14、辛德勇《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文史》,2009年第1辑。 15、辛德勇《 汉“元朔五年弩”鐖郭铭文述疑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2期 。 16、辛德勇《 太原的异名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文史知识》2009年第5期 。 17、辛德勇《 从<西教纪略>到<教务纪略>》,《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2期。 18、辛德勇《记百万塔陀罗尼清末传入中国的一条史料》,《藏书家》16辑,齐鲁书社,2009年6月。 19、荣新江《絲綢之路上的粟特商人與粟特文化》,郑培凯主编《西域:中外文明交流的中转站》(中国文化中心讲座系列),香港城市大学岀版社,2009年,75-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