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与汉代的制度建设(2)
察举是汉代最重要的仕进途径和方式,是选官制度的主体。察举的科目很多,可分为常行科目和特定科目两大类,而常行科目中最主要的一科则是孝廉,代表了察举的主流。据有的学者对现存有关资料的分析、统计,“两汉孝廉的个人资历以儒者为最多。儒和兼有儒、吏双重身份的人合计起来,在孝廉中所占比例接近二分之一”[5][P145)。当时察举孝廉定为岁举,即各郡每年按规定数额举荐人才,送至朝廷,成为官吏选用升迁的清流正途。 汉代察举的特定科目有贤良方正、明经、茂才、童子、尤异、治剧诸科,无一不与经学有关。其中,汉官府特设的明经一科,通过察举通晓经学的人才,以示对经学的特别重视和对治经儒生的特殊关照。西汉中后期,明经取士即已盛行,不少儒者由此途升任高官。如孔安国、贡禹、夏侯胜、张禹以明经为博士,龚遂以明经为昌邑郎中令,眭孟、翟方进以明经为议郎,召信臣以明经甲科为郎,盖宽饶以明经为郡文学,韦贤、韦玄成父子更以明经先后官至丞相。到了东汉,明经科的员额进一步扩大。章帝曾下诏,“令郡国上明经者,口十万以上五人,不满十万三人”[6](《章帝纪》)。明经虽非岁举,但每举人数甚多,贡举率在孝廉之上,而且被举为明经者所获官职也较高。如果说在孝廉、茂才等科中,经学的影响还要通过治经儒者对其思想内容和精神主旨的领会、贯彻体现出来,属于较隐较深层次的东西,那么明经举士所反映出的经学的影响、经学与仕途的关系则是最为浅直的、显而易见的,用当时人们的话来说,就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1](《夏侯胜传》),就是“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1](《韦贤传》)。 由于察举科目繁多,对于被举者需要执行较为统一而明确的标准和条件。从汉武帝开始,逐渐确定了四项基本标准和条件,即四科取士。光武帝曾下诏:“方今选举,贤佞朱紫错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7](P125)每个科目不可能要求四项兼备,不同科目可以侧重一项或两项标准和条件,然而儒家经学倡导的“孝悌廉公”则必须“皆有”。当时对被举者的资历、才能、年龄也曾有过某些规定。如:安帝时“令三署郎通达经术任牧民者,视事三岁以上,皆得察举”[6](《安帝纪》);顺帝时“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6]《顺帝纪》)。应该承认,这些标准和条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是难以真正、彻底落实的,而且其中一些亦非一成不变,但不管怎样,对儒家经术的重视则是贯彻始终的指导方针和根本要求。 当然,汉朝一方面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思想和正统学术地位,对治经儒生特别垂青;一方面也“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使“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2](《龟策列传》),坚持实行“霸王道杂之”,如专设明法一科,察举明习法律的人才,即是儒法并用,兼取儒家经学与诸子之说。 (三)官吏队伍经学化的影响和意义 汉代经学与选官制度结缘,成为选拔官吏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使汉朝适时地改变人才观念,更新用人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以家世、武功等为基础的世官、军功及吏进之制,开始注重德行道艺、学术水平,大批治经儒生由此涌入政界,用人途径得以拓宽,统治基础得以扩大,造成了一个名士众多、人才辈出的局面。这既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和加强,又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进步与繁荣。 另一方面,官吏队伍的儒学化、经学化,既是汉代最高统治集团借助儒家经学来统一思想,加强思想统治的一个重要步骤,又是儒学广泛传播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由于政治利益的诱惑,传授、研习儒家经典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经学迅速繁盛起来。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说:“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迄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1](《儒林传》)为求得经学教材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汉末于太学门外立石经,即著名的熹平石经。“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6](《蔡邕传》),蔚为壮观,足见经学影响之巨、传播之广。儒家学说本身在上升为正统学术和统治思想,并指导治经儒生步入政坛、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以便更好、更灵活、更有效地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其重要表现,就是越来越多地吸收、借鉴了诸子各家的思想主张。一些经学之士从政治实践中感受到,儒家的礼制教化、王道德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灾害连年、经济凋敝的情况下,只有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清心寡欲,与民生息,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还有,尽管选官制度不断完备,取官名额渐趋增多,但并不能给所有治经儒生提供入仕机会,朝野之间的流动性反而日益加大,士人们随时都面临着穷与达、跻身朝堂与退隐山林的不同命运,这就需要在坚持儒家经学宗旨和理念的同时,吸收、借鉴道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求满足不同境遇中的精神需要,使自己在处境变化时也能保持心理平衡。两汉时期,许多经学大师都曾一度倾心于老庄之学,如刘向、刘歆、扬雄等。就是通过这样的互补、互通,儒家学说才得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增强自身的适应性和时代感,从而在中国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思想和正统学术的地位。这也丰富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学术史的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