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由于明清史一直被中国大陆历史学界置于“古代史”之末,一直被视为“封建社会”的“晚期”、“后期”或者“末世”,是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落后挨打承担责任的时期,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因此与近代中国是两个性质和特征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无论事实如何,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到1840年就戛然而止,而尽管晚清也是清代的一部分,近代史学者的研究也绝不理睬1840年以前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大学中对学生的培养也是马路警察--各管一段,双方对对方时段中的史实都不甚了了。有意思的是,在最初的一段时期,双方都有学者参加的学术场合,恰恰是社会史的会议。 ②清史作为过去了的一段完整的历史进入史学家的视野,是在民国时期;在清朝,它被称为“国史”。但假设清朝并不是最后一个王朝,它几乎肯定会成为“二十四史”之后的第“二十五史”,变成传统史学中的一个断代史概念。 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明清史”研究者自认为有其自己的研究主题,超出这个主题就不是明清史了,不管你是否讨论的是明清时期的问题,是否使用的明清史料。笔者就曾被一位知名的明史学者指称不再是明清史研究者了,而是社会史研究者。在他们的认识中,明清史与社会史之间的界线是一目了然的。这就意味着,我以社会史的角度讨论的明清历史,并不是明清历史的组成部分。 ④我不清楚为什么人们习惯于“唐宋”连用,而比较少说“宋元”。是不是因为唐宋都是中原汉人建立的王朝,而元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元明”也是较少连用的概念。其实,按陈寅恪的说法,唐朝的制度与文化与以前的北方胡人政权有很大的渊源关系,唐与宋之间倒是存在较大的变化。元朝建立后,尽管有许多变化,但无论在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还是在南方社会的层面,与宋有多方面的继承性。只是明朝统治者总是强调元朝的“异族”性质,强调它与唐、宋的制度联系,其实明朝与元朝的制度继承也很明显,只是到明中叶以后才有了很大变化。 ⑤较早认识到这个问题之重要性的,有吴晗、王毓辁等前辈学者,而在这方面作出扎实而具有突出成绩的研究工作的,则有先师顾诚教授和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于志嘉教授。 ⑥参见温春来、黄国信:《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变--以贵州西北部地区为例》,《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76本第2分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