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学家将乾嘉的考据方法与西方的科学治史方法相融合,使中国的历史研究开始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加速了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历程。 新史学观念的拓展,史料范围的扩大,历史学研究范围的扩大,要求历史研究者具备多种学科的、不同层次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研究任务。他们已认识到,“历史本身的范围既广且博,而与之有关联之学科亦复不少”[⑦f]“历史发展之状态,繁复无常,无所不在,故必受多方面的影响,而继非任务单纯原因所能解决者。”[⑧f]“研究历史,非有新科学为之基础,则无以说明历史之真相,”而“所谓新科学,即人类考古物学社会学等是也,”例如“史前史或上古史,非以人类学、古物学、抑或动物学为之基础,必致茫然无所措手,此则显而易见之理矣。”[⑨f] “实则其他科学的新方法,无论为经济学或政治学所创获,抑物理学或化学所创获,皆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体,可为史学用。任何科学法之用,在于分解该科对象的诸种因素,求出其间不可移易的关系或因果定律。”[⑩f]美国历史学家鲁滨逊则把与史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统称为“历史的新同盟”。他认为“因为利用进化原理的缘故,所以进步得异常的快,而且能够改正一般历史家所下的断语,解除许多历史家的误会。”如果能利用人类学、古物学、经济学、社会学、比较宗教学去“研究人类的各方面”,就能“解释了许多历史学家所不能解释的历史上的现象。”[①g] 1920年夏,朱希祖任北京大学史学系主任时,读了德国史学家郎普勒西特的《近代历史学》一书,颇有启发。朗氏认为:历史进程的原动力,在全体社会。朱希祖根据朗氏的观点,对北大史学系进行了改革。他将课程分为六类:〈一〉史学的基本学科,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人种学、政治学、宪法、经济学之类,都定为必修科目;〈二〉史学的辅助科学,如目录学、沿革地理、人文地理、地史学、金石学、小学定为选修科;〈三〉史学史及史学原理等,如历史学、历史哲学、中国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名著评论、欧美史学思想,也定为必修课;〈四〉中外通史及断代史,也是必修课;〈五〉专门史,如中国文化史、哲学史、法制史、经济史、文学史、美术史、版本史、西洋文化史、制图学、专题研究之类定为选修课,〈六〉第一、二外国语是必修科。制度在北大实行后,国内公私大学历史系竞相效仿,一致采用。“从此以后,中国史学乃得跻于科学之林,而史学家培养渐多。”[②g] (六)历史哲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我国传统历史学注重史论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遗产,但迟至20世纪,历史哲学在我国仍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近代历史哲学发端兴起于18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而中国历史哲学却兴起于二百年后的20世纪初期。 在民主和科学新思潮的激励下,一批受过西方文化熏陶有志于改革的有识之士,深切感到:“我国现在的史学界,实在是陈腐极了,没有一番破坏,断然不能建设。”[③g]各地大学历史系,陆续开设了史学导论、历史哲学课程。仅以北京大学为例,朱希祖主持的史学系,贯彻蔡元培校长提出的“兼容并包”的方针,一方面请李大钊在课堂上讲授“唯物史观研究”、“史学思想”和“史学要论”;一方面也聘请刚从美国回来的何炳松以美国学者鲁滨逊的《新史学》为课本讲授史学原理和历史研究法。这样的改革,突破了旧式学府“国学门”的狭隘范围,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有关历史哲学的译著也骤然增多,较知名的有:法国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的《史学导论》(李思纯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美国鲁滨逊的《新史学》(何炳松译,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美国班兹的《史学》(向达译,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法国施享利的《历史之科学与哲学》(黎东方译,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德国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纲要》(天灵臬译,上海神州国光社1932年出版)。梁启超、胡适还邀请了美国杜威、英国罗素、德国杜里舒、印度泰戈尔等人来华讲学游说,传播历史哲学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