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虚中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推人性命,到五代徐子平,进一步以年、月、日、时,推人性命,俗称算八字;文人叫做排四柱。所谓排四柱,是指由出生的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和时干支组成的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由于每一柱都是一天干与一地支组成的两个干支符号,四柱共有4个天干4个地支计8个干支符号,故叫“算八字”。 在古代中医学那里,十干、十二支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八脉也存在着对应关系。 十干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是: 甲:胆己:脾 乙:肝庚:大肠 丙:小肠辛:肺 丁:心壬:膀胱、三焦 戊:胃癸:肾、心包络 其中胆、胃、大肠、三焦、膀胱为六腑,性质属阳,所以都配阳干;肝、心、脾、肺、肾为五脏,心包络附于心系,性质属阴,所以都配阴干。为便记忆,古代医家还将其编成歌诀: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脏。 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关于十干与人体外部形体部位的对应关系: 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戊胁己属肺; 庚是脐轮辛为股,壬胫癸足一身覆。 十二支和身体各部分的关系是: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 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本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脾肩胸类,已面齿咽下原肛。 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膈脊梁。 甲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精血小肠藏。 戊土命门腿踝足,亥水为头及肾囊。 中医学以人与自然相应,“天人合一”为其诊病治病的理论依据,现代“生物钟学说”证实了这一理论依据的正确。在中医学的辩证施治中运气学说充分体现了对时间的重视。如《医宗金鉴》说:“医明阴阳五行理,始晓天时民情”。“天干阴阳合而为五,故主五运。甲化阳土,合人之胃,己化阴土,合人之脾。乙化阴金,合人之肺。庚化阳金,合人大肠。丙化阳水,合人膀胱。辛化阴水,合人之肾。丁化阴木,合人之肝。壬化阳木,合人之胆。戊化阳火,合人小肠,癸化阴火,合人之心。相火属阳者,合人三焦,相火属阴者,合人包络。此天干合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也。地支阴阳合而为六,故主六气。子午主少阴君火,合人之心与小肠也。丑未主太阴湿土,合人之脾与胃也。寅申主少阳相火,合人之三焦包络也。卯酉主阳明燥金,合人之肺与大肠也。辰戌主太阳寒水,合人之膀胱与肾也。巳亥主厥阴风木,合人之肝与胆也。此地支之合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也”。 “天时不和,万物皆病,而为民病者,亦必因其人脏腑不和而生也”(《医宗金鉴》卷三十五)。 仅就以上简述,再回头看郭沫若写的《释支干》,就不难发现,干支在我国地域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如何逐渐成为独特的颇具乡土特色的符号系统,及其承载的乡土文化信息,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的清理与研究。 进一步清理和研究乡土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郭沫若所写的《释支干》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其不盲从古说,既不媚外也不排外的科学态度,以及广征博引,纵横捭阖的研究艺术,正是我们今天亟需继承和发扬之所在! 注:文中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郭沫若《释支干》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