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其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为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显然,郭沫若在近代史学新潮流中,不仅预流,而且领导了新潮流。他的新史观,不仅使古代两司马的历史变化观相形见绌,也使近世梁启超辈的历史进化论大为逊色。 通鉴,也是中国史学的一个古老传统。郭沫若对此大为发扬,大有发展。 以史为鉴,就是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激励人们学习历史,从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这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说清中国有悠久的文明史,启示人们学习历史,创造历史。 我国人民创造了数千年灿烂的文明史,还有博大的史学,丰富的史籍,如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有《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有《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九通,还有《明实录》、《清实录》等历朝实录,……真可谓浩如烟海。这些史书昭示人们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个文明古国,对人类作出过重大贡献。众多有识的史学家,都把修史作为神圣的历史使命和重大的历史任务;都谆谆告诫人们要认真学习历史,认清历史大势所趋,引导人们向前看;都启发人们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为创造历史作出新贡献。司马迁就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述往事,思来者。”(《报任安书》)周恩来同志说过:“我们要讲历史,没有一点历史知识不行。……中国人不讲中国历史总差点劲。”(《讲历史,多出书》,《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70页)只有学好历史,才懂得如何创造历史。 郭沫若无论在流亡海外或战争动乱的年月,还是在祖国新生或“文革”内乱的时光,始终孜孜不倦地研究和著述历史,他曾坦率地承认自己有“历史癖”。他还明确地指出:“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楚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去向。……目前虽然‘风雨如晦’之时,然而也正是我们‘鸡鸣不已’的时候。”(《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这种对史学高度认识和“鸡鸣不已”精神,充分说明郭沫若深明治史的使命,自觉地挑起史学重担,而为中国明天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其次,劝善惩恶,褒贤贬奸,建设精神文明。 我国传统史学以写历史人物为主,以人物活动体现历史是一大特点。历史人物林林总总,有善有恶,有贤有奸。古代史学家在为历史人物树碑立传之时,很注意区别对待,分类记述,并充分运用批判的武器,或褒或贬,或劝或惩,企图达到“申以劝戒,树之风声”(刘知几:《史通·直书》)的目的。我国古代的史籍,都大量地记述着历史人物的言行,记载着他们立功、立德、立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如在史简上,入木三分地刻写着汤、武仗义诛伐暴君桀、纣,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王夫差亡国丧身,楚屈原忠贞爱国,齐王建卖国投敌,苏武仗节牧羊北海,李陵羞辱偷生异族,岳飞抒情高唱《满江红》,秦桧愧疚“无语,惟流涕”(《宋史·秦桧传》),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治史经世,晚清众志士救亡图存……,种种历史人物的形象和行为,足资人们学习借鉴。《易》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易·大畜卦》象辞)就是教导人们学习前言行为,提高修养,更好地为人处世。古今无数伟人名家,如孔子、毛泽东,无不多识前贤往行,无不从历史中吸取营养,而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我国人民多从鉴别历史人物善恶贤奸中,“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司马光:《进通鉴表》),赞扬前贤流芳百世,讥刺昔奸遗臭万年,从而提高文化思想素养,建设精神文明,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立于世界毫无愧色。 郭沫若长于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慧眼识前贤,乐于宣传之,歌颂之,标“人民本位”(《十批判书·后记》),定“历史作用”(《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新建设》1959年4月号),要求“历史主义”,反对“把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古人”(《关于秦良玉的问题》,《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553页),为一些历史人物沉冤翻案昭雪,甚至将他们巧妆打扮,由历史后院领到戏剧舞台。孔子、屈原、秦始皇、曹操、曹植、蔡文姬、武则天、李白、杜甫、王安石、郑成功、李自成、秦良玉、戚继光,以至近代的王国维、鲁迅、郁达夫、闻一多,经过郭沫若的评价介绍,面目一新,令人刮目相看,甚至引起学术界热烈讨论,影响亿万群众论长道短。信陵君和如姬窃符救赵,聂政刺相兼君,屈原爱国图新,曹操脸色大变,蔡文姬感情流露,武则天大显作用,夏完淳少年殉国,郑成功立功扬名……一个个形象生动,一幕幕古事今现。历史通过人物而再现,爱国精神由此而感人,民族自信由此而激发,这比一般的史籍和教材产生了更巨大强烈的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