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池而饮: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民生用水(3)
山西万泉县地处黄土台塬,有“干万荣”之称,万泉县城位于半山,县城东涧、西涧及孤山有数眼泉水外再无泉水,万泉之名“虽因东谷多泉,实志水少也。城故无井,率积雨雪,以罂、瓶、盎、桶取汲他所,往返动数十里,担负载曳之难,百倍厥力。然民不告病而安之者,生于斯地,有不获不然尔。”明嘉靖六年(1527年),王懋任万泉县典史,看到县城居民艰于汲水,他在县城崇德坊街北,凿池蓄水以便民,民人于池边树立牌坊,上书“王公惠民池”,以感念其德,将其祀于名宦祠(38)。咸丰年间,水池由于年代久远将有湮塞之虞,典史沈承恩捐廉首倡修池,义士解囊,贫民帮工。此次重修,一方面用红泥重铺池底以防渗露,池岸砌以白石以防崩啮,同时在惠民池之南又凿一方池,两池相济。在池畔又开决水渠以引导水流,水池重新发挥其在县城中的作用(39)。 明嘉靖七年(1528年)夏日,出按山西的御史穆伯寅目睹万泉县城生活用水困乏而感心忧,于是命令稷山县令负责凿井事务,不逾月而开凿一眼水井。“自创置县治以来,有此城郭即有此人民,有此人民即掘此井,千百年不殆不知其几掘也,而卒不可得泉。去此地甚远,虽或有井,又皆七八十丈许,此井仅二十丈而已,且清冽而甘甲于他井,匪巡按君惠念我民,我曷以有今日”?这是万泉县城自建城以来开凿的第一眼水井,井不但较浅而且水质好,被当地百姓视为奇迹,引来远近群黎观看,此井也被称为“穆公井”(40)。明代万泉县城穆公穿井,王公凿池之举,虽局限于克服治所生活用水的困难,但此举是小的区域社会生活用水发生重要转折的标志,官员建池、凿井的行为在缺水环境中无疑具有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此后乡间村庄多有仿效,又有穿窖井蓄水以资饮食者,万泉县居民生活用水状况与往昔相比稍稍方便了,社会生活发生了变迁(41)。 山西省壶关县,素有“干壶”之称, “沟浍灌溉之利固未易言,即民间饮啄漱浣,亦苦难给,盖地处高燥,河涨而易涸,井深而难浚,一经岁旱,绠汲之艰,难以言状”(42)。壶关县城的生活用水主要通过凿池蓄水解决,自明迄清,县城周围修筑了数个水池,道光十四年(1834年)《壶关县志》县城之图显示,当时县城西门外有西池、南门外有惠泽池、城内县治东南隅有燕子池、北门外有济众池(43)。此外在县城以北龙溪山修建有龙雨池、在县城东北城壕建有章公堰池、述堰池等数个大水池(44)。明代以前,壶关县城南关曾凿池集蓄雨涝,县郭之民用以浣衣饮畜,由于污壤淤塞,弃同无用。洪武九年(1376年)县丞郭柏有见于居民饥渴之苦,他于第二年召集史属耆众商议修浚南池,南池之水仅供饮食之用,众从响应。他将此事上报于州司并得到了批准,修池的经费也有了保证。于是他召集县郭附近的居民兴工,池成之后,“其滣护以木栅以防崩啮之患,其岸则绕以垣墉而限汗秽之杂。坤隅为闸,两壁翼张而环板横施,俟大雨流行则起之,以石硖注泻而入水。艮隅为门,两楹山峙而扃鐍竖设,命众人汲挹则开之,由石级上下而出”(45)。景泰初,知县蔺兴在县治东南隅开凿甘泉池,与惠泽池一起方便了居民用水。成化年间知县王佑在县北门外又开凿了济众池,进一步缓解了县城居民用水困难。 龙雨池位于县城以北龙须山下,亦创于明代,此后水池湮塞,后来刘太守加以修凿,其所用经费,除“府发银五十余金”外,太守还自捐一部分(46)。清朝康熙初年,县令章经又创建章公堰,用于防范洪水漫流。乾、嘉时期,李元镳又堰因筑池,名曰述堰池。修筑述堰池时,“四乡捐四千余金,在城四约亦捐二千余金”(47)。自述堰池筑城以后近百年时间,壶关县城居民利赖其功,较惠泽、龙雨两池尤大。但是水池常有淤塞之患,每岁须要淘池,淘池之际,则水源莫能为继,况且阎闾稠密,仅仅依靠一池绠汲,仍有不足之虞。光绪年间,县令鹿学典则将凿于康熙年间的西池重修。修池之经费主要有县令首倡捐献俸金,城守、少尉等官员亦皆捐资,绅商士庶踊跃输财,共得制钱1500余缗。是役先集民夫清除淤泥,且进一步扩大规模,继而鸠工庀材,扩修之后西池周围25丈、深2丈,池壁砌以巨石,池底用矸红二土,以防渗漏,池岸添筑二层石台,周围砖墙环绕,墉口、门闸废圮者也加以补新,此举历时6月之久。西池重修之后与述堰池东西辉映,相需为用,不仅大大缓解了县城生活用水困难,而且巨浸澄鲜,波光云影,不减东泉曲江之胜,令人流连不归,成为县城一道独特而美丽的景观(48)。 河南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汲,土薄石厚凿井无泉,致远汲深,人畜疲极,因而凿井开渠,尤切于民生日用(49)。林县除县城之北,姚村之南较小范围内可凿浅井外,其它区域则掘地尽石,凿井无泉,西南诸乡尤艰于水,民患远汲。其“凿井浅者百余尺,深者倍蓰(五倍),绠如牛腰,一人不能举,岁当暑旱泉缩,居民环井而立,炊时瓶罂不盈,民大以为苦。村落凿井尽土而无水者,潴雨水以饮”。面对林州生活用水困难情状,地方官员前后相承皆无可奈何(50)。 林县县城同样面临生活用水的困难,城北附近凿井较易,而其它区域则苦于汲水,而县城南关尤其艰难,“掘井数十仞辄不及泉,是以汲水者猬集相待,间有弱者,至终日不获举火”(51)。在林县治所西北、西南20余里有黄华山、天平山,山间皆有水出,所以解决县城生活用水最好的办法是修筑水渠将远处的山水引至县城,引来之水则蓄积于池,以改变县城生活用水状况。早在元代至元五年(1339年)知州李汉卿凿渠导天平山水自西南引入城壕,民人汲饮甚便。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提学副使王敕凿渠导黄华山水自北引入城壕,与天平山水汇流入池,渠曰“水利渠”,池称“广会泉”,后来二渠淤塞。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分巡河北道李廷谟开渠凿池于旧南池之右,引天平水注之。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知县谢思聪以水池狭浅渗露,捐献俸禄对水池加以修浚,铺砌灰石,使池中蓄水不涸,此池名曰“阜民池”,县城居民汲水便利。万历十九年(1591年),知府何鲤以黄华水分引灌溉用水十分之一,池中用水十分之九,并榜示修举,自源头开渠至城外西北隅,修建两孔引水石桥,并购买民地一亩,凿池蓄水,以便城西居民汲水。“广会泉”其实分为南北二池,北池久废,顺治十七年(1660年),知县王玉麟修浚黄华旧渠,重修过水桥,引入北关,注于城壕。当时南池亦废,顺治十六年(1659年)知县洪寅引桃园水由元都观前东流注入南关阜民池,再引入南门经过县衙注入学宫泮池,流出后水入东门城壕(52)。由此看来,自元朝至清代,林县地方官员承前继后地修渠引流,凿池蓄水,解决县城生活用水问题成为历任官员不得不解决的重要事务。 陕西省关中及其周围地区,部分县城的生活用水也是通过修渠筑池来解决的。在中部县东北七里有上善泉,唐开成二年(837年)刺史张怡架水入城,以纾远汲。开成四年(839年)刺史崔骈对之加以增修,民赖其利。永寿县“地厚而燥,掘深虽百仞不及泉,居民苦之”。永寿县城则位于岭巅,居民弗能凿井,饮水成为一大困难。北宋嘉祐年间,县令吕大防于城东甘水原凿山为渠,引而入城,百姓得享汲饮之利,称之为“吕公惠民泉”。后因年代久远,圯废无复存在。金泰和元年,邑簿邢珣访寻故道进行重修。至明代县令张尡又捐俸重修,将三泉汇为一道,开麓成渠,导水入城,且在城中开凿两池蓄泻其水,上池用于居民汲食,下池便于牲畜饮用,缓解了城中生活用水苦无勺水的困乏。嗣后因地震,渠道湮塞,雍正十年(1732年)大司农史公又捐俸修治渠道(53)。周公渠是潼关县城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因明代兵备道周相建造而得名,此渠从南水关引潼水入城,沿象山西北流入道治以达学之泮池出,再经府部街入河渠,渠深七尺,宽四尺,其上覆以石条,每百步凿孔,任民汲取,一时称便。周至县西南30里有骆峪水,经广济渠北流经雷神寨、南神寨、商家磨、小麦屯、新市镇供民汲饮并灌田200亩,至西关入城壕,又流入渭。明正统甲子(1444年)年天旱,井泉俱涸,汲者行六七里路始得水,民深以为病,县令郑达修复渠道,将骆峪水引入城壕,供民汲取(54)。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