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地域 >

凿池而饮: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民生用水(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胡英泽 参加讨论

在用水困难的环境下,制定严格的用水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水池的蓄水量受水池容积及降水量等因素影响。防渗技术等原因,可能使池水不断渗漏,加之水池露天,未有覆盖之物,造成池水蒸发,自然减少了池中蓄水。水池之水从道理上来讲是随汲随蓄,持续得到降水的补充,但在年降水量较少的北方地区,池水在夏秋之际蓄满后,冬春两季总是以蓄水量不断减少为特征的。村庄为使有限的水源能够较为公平、持续地汲饮,于是对于汲水者、汲水时间、数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河北省井陉县于家石头村的《柳池禁约》则是一个水池规约的典型:
    柳池禁约
    立柳树坑禁约人于强、于怀。窃思日久坑深,则挖池不力,门多人众,则取水不公,今约后昆,每年挖池,按门出工,除独夫、孤子、寡夫、病家外,有失误者,一工罚钱五十钱。每家吃水许一瓮,取水许两担,有多积者,一瓮水罚钱五十,一担水罚钱二十。如有抗违禁约不出罚钱者,便非正子孙;至于外人偷水者,便是后昆奸生子;与人送水者,便是后昆妾生儿。有见之徇私者,罚如之,一切罚钱,池中公用。此照。
    大清乾隆三十九年四月 日
    奉祖遗约后昆仝立
    于家石头村位于太行山区,村中既无水井又无河泉,为解决生活用水,村中在山涧修筑了柳池(又称小池)、大爷池、二爷池、三爷池、四爷池、五爷池、康家池等7个水池,当地方言“爷”与“月”同音,所以爷池又称“月池”。柳池是村中最早的水池,后来随着人口增长户口繁衍,又修筑了其它水池。于怀、于强系于家第4代,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所以这块刻于乾隆年间的禁约,其实早在明代执行了(72),不过是后人将禁约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重刻而已。柳池禁约不仅规定了每个家户修理水池的义务,而且规定了其相应的权利,由于每个家户从池中汲水是以减少村庄其它家户用水为代价的,如果不对汲水量加以限制,一些家户势必会从池水超量汲取水源,其实侵犯了其他家户的用水,假若每个家户都进行超量的汲水,就会形成恶意的掠夺式汲水局面,甚而会造成稀缺性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对于每次汲水量要有一定限制。再者,对于能从水池中汲水的群体也必须有明确限定,因为一些家户摊钱出工在水池事务中付出了经费与劳力,那些没有承担义务的人从池中汲水,会造成那些摊钱出工者劳动成果的侵犯,所以对于从池中有权汲水者也必须限定。为维护汲水秩序,必须有严格的惩罚和监督机制,如若不对违反禁约的人加以惩处,其实对自觉遵守规约的人权利造成了侵害,假设他们也不守禁约,会造成汲水秩序更加混乱。从《柳池禁约》来看,不仅有经济上的惩罚,而且还有谩骂式的乡村野语,给予那些试图触犯禁约者以心理压力和道德约束。禁约中也显现了水池事务对于弱势个体的体恤与照顾,自有乡情的味道。
    在北方地区,受自然条件、经费、人力等因素制约,一个村庄并不具备独立解决开凿和修理水池的条件与能力。为解决人畜生活用水,有的村庄不得不在其它村庄置买土地以修筑水池,有时则需要几个村庄在水池事务中进行联合,合作办理,结成“共饮之谊”,并形成村庄间的用水秩序。黎城县北20里有洪井、吴家峧、石桥背、横岭、洪河等5村,这些村庄由于“土厚石薄,难以掘井,惟凿池注水”,以解决生活用水。据洪井村水池碑记载,以洪井村为中心,南至北社村,北至源泉村,东西则极二漳之流域,横亘百里,纵约两舍(1舍30里),均无井泉,所资以为饮料者多半仰给于池(73)。水池位于洪井村,名曰“大池”。其他村庄在此池吃水,则必须承担水池修理开凿的费用,否则洪井村则不许从池中取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洪井村水池由于日久壅塞,土石渐积,蓄水不多,难给数百家之用,需要掏挖修理。依理而论洪井村掏池,该村吃水,而外村没掏池则外村即无以汲取池水。若邻村意欲吃水,则须在兴工之日出赀、效力、捐粟。但各个村庄因具体情形承担费用的状况也有所不同。吴家蛟与洪井村地实连接,出工出米则合于洪井村计算。石桥背路途较远,做工不便,公议只出3石麦。横岭庄距洪井村较近,曾因用水兴讼,根据合同办事。这3个村庄在水池事务上总属洪井村。惟独洪河村不出挖池之工米,硬要吃水,所以两村争讼,经官府判定,“帮工贴米吃水,不帮工贴米不吃水”,而洪河村自言永不在洪井村池中吃水(74)。从这次修理水池可以看出村庄与村庄间因用水而形成的关系和秩序,承担相应的费用、劳力是无池村庄获得在有池村庄池中汲水权利的前提条件。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洪井村又对水池进行修理,此前村中已通过“会”的形式作了8年的准备已积银 800余圆。但资金仍然不足,“因吴家峧、横岭、石桥背三村旧有同汲之谊,得援助银八十余圆,遂于是年冬开工掘石”(75)。反映了村庄间合作互助修理水池以获取生活用水的状况。
    村庄之间由于水池引发的冲突则反映了因生活用水而产生的另一类村际关系。河北省武安县阳邑镇有一大池,名曰“圣水池”,柏林村位于阳邑东北5里。阳邑、柏林二村人畜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圣水池。当地居民用“阳邑怕柏林”的乡谚来形容二村的关系。阳邑为什么要怕柏林呢?主要是因为过去柏林村吃水依赖阳邑村的圣水池,两村因为生活用水问题而经常发生冲突,阳邑村有水不让柏林吃,柏林村因无水要吃水,关系生死存亡,因而在争夺生活用水资源中齐心协力敢打狠架,故而“阳邑怕柏林”。其实柏林村先后修建了5个水池,有后池、化瘿池、联珠池、灵净池、西池,其中化瘿池最大,后池之水澄清之后流入化瘿池,后池之东为联珠池、化瘿池东为灵净池,各成双成对,而西池则主要用于牲畜饮水。从现有资料来看,柏林村水池最早修建于明崇祯元年,晚于阳邑镇圣水池(76)。柏林村的水池是积蓄自然降水,而阳邑镇圣水池的水则是从马谄泉引来的活水。据当地乡老言,柏林村常说阳邑西池有柏林一半,东池全部是柏林的,这种说法至今没有找到有关的文字记载,不过有一块碑上说到阳邑东池的土地是柏林用钱买的,这些土地的粮也是柏林交纳的(7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