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左传》及其向《春秋》学的演变(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张汉东 参加讨论

这些书法变例倒不一定是刘歆亲手篡补。按平帝、王莽时,《左传》列入经学博士,传文也必须要与经文相联系,《左传》的解经语当是这时期的《左传》博士所补。由于珍贵《左传》一书,为提高其地位,《左传》学者们才力争经学博士,但挤进经学后又不得不有所装饰,所以他们就零星地点缀一些文字简短的书法例,基本未动《左传》的主体内容。但毕竟是篡改了原著面貌。这一篡改虽不必亲经刘歆之手,但他开了引《左传》解经的先例,后来又任王莽国师,典掌儒林,是促使《左传》向《春秋》学演变的关键性和代表性人物,即说刘歆所为,亦不为厚诬。
    在《左传》向《春秋》学的演变中,《左传》学者选取了秘本《秋春古经》作为《左传》所守之经。据《汉书·艺文志》所载,汉代的《春秋经》有两种本子:一种是《春秋古经》十二篇,另一种是《经》十一卷,(本注曰:)公羊、谷梁二家。十二篇是藏于秘府中的古文经,十一卷是博士传授的今文经,二者的卷数区别,在于今文本合闵公于庄公。从《庄子·天道篇》言十二经看,《春秋经》原卷当为十二。《艺文志》中还列有《邹氏传》和《夹氏传》各十一卷,从卷数看与《经》十一卷是吻合的,但未注明二传与公、谷同为十一卷之经。《艺文志》中均未注明《左》、《邹》、《夹》三传所守何经。如果说《艺文志》本之刘歆《七略》,那么当时刘歆仅说明《经》十一卷公、谷所守,却不去说明《古经》十二篇何家所守,这就反映当时《左传》与《春秋古经》无关,符合刘歆以前《左传》不传经的实际情况。虽然当时《左传》与《春秋古经》无关,但二者都是古文,因此,当《左传》学者们点缀解经书法的时候,也就把《春秋古经》十二篇拿来作为所守之经,以与公、谷二家分庭抗礼。
    《左传》一经加入解经语,又有与今文不同的所守《古经》,名称上也改曰为“传”。于是便由一部独立的编年史书变成一部解释《春秋经》的“传”,由史学著作一跃而成为经学著作。《左传》既列于官学,本来为数不多的民本必然淘汰,而加入解经语的官本大兴。不过,当时官本《左传》以及后来传者的注解本,从传本上仍保持着《左传》的独立面貌,并没有与《春秋古经》结合在一起。至晋杜预为《左传》集解,遂使经传二本合一。他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中说:“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杜预集解以后,诸家传本遂亡,仅杜预一家流传后世,经传也就牢固粘合一起,分割不开。至此,《左传》向《春秋》学的演变算是最终完成。
    清代今文经学家曾给予《左传》很高的史学地位。例如皮锡瑞在《经学通论·春秋》中说:“《左氏》叙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论,亦当在司马迁、班固之上,不必依傍圣经,可以独有千古。”此言不为过誉。但《左传》跨入经学成为历史事实,已经不可能把它从经学中赶出。这也造成我们今天对待《左传》的双重态度:一方面首先必须把它作为史书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把它作为经书看。
    注释:
    ①金德建曾作《司马迁所称〈春秋〉系指〈左传〉考》一文,见《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
    ②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页八六,古籍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崔适《史记探源》卷四。
    ③参见拙文《从〈左传〉看孔子的删〈诗〉痕迹》,《山东师大学报》一九八五年六期。
    ④《汉书·刘歆传》。
    ⑤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孔颖达疏引沈氏所云。皮锡瑞已驳其伪,可参见《经学通论·春秋》。
    ⑥《新唐书》卷二○○《啖助传》;《春秋集传纂例》卷一,陆淳:《赵氏损益义》。
    ⑦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页二八九、三五二,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⑧《春秋左传研究》页二六一--二六三。
    ⑨分别见于《春秋左氏经传集解》隐公七年注及序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