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地域 >

略论东汉史学之转向(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华文史论丛》 张宗品 参加讨论

二 两份答卷
    史家在史书修撰过程中应当秉持何种立场,这在东汉以前并不构成问题。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贤贤贱不肖",(12)历来即爲良史之标的。但这一切在汉明帝时代似乎已不再是修史者的金科玉律。私自改作国史已遭帝王严厉禁止,(13)重新获得国史修撰资格的史家也需要有新的立场。但这种新的修史立场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当时的史家有一个自我适应的艰难历程。以下,笔者尝试通过对班固奏对文本思路的推求,寻绎这场问对中帝王与史臣思想交锋的暗流。
    奏表显示,这次云龙门问对发生於孝明帝永平十七年(74),正值东汉国力强盛,内外修明的时代。统治者自信心膨胀,关注国史修撰,召集史臣,颂扬汉德,势所必然。此前,明帝已分别在永平五年和永平十五年进行过两次国史修纂。(14)
    问题看似简单:小黄门赵宣持《秦始皇帝本纪》问班固等:"太史迁下赞语中,宁有非耶?"班固《汉书》多取资《史记》,对这些论赞自不陌生,他立即指出司马迁赞语中不当之处:"此赞贾谊《过秦》篇云,向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秦之社稷未宜绝也。此言非是。"班固的初步回答看来令汉明帝较爲满意,以爲班固已经领悟了自己的意图。随即召入,继续问道,"本闻此论非耶?将见问意开寤耶?"是否本来就持有这种观点,还是临时迎合圣意,这也是明帝十分关心的问题。班固随即"具对素闻知状"。其答卷(即前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後附文)气势充沛、文笔雅健,句式参差错落,是一篇艺术上十分成功的奏对。但是,他的回答真的与明帝的观点一致吗?
    "周历已移,仁不代母",答卷首以五德终始的观点指出秦得政之因由,再历数秦政得失,尤其是在子婴继位之後,作者用了大量三言句,夸饰子婴爲帝的礼仪。继之赞扬他在"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日日"的情势下,"独能长念却虑,父子作权,近取於户牖之间,竟诛猾臣,爲君讨贼"的难能可贵,又以排比句渲染作者对其未及施展抱负即爲汉军所虏的惋惜之情。对当时形势进行一番分析之後,作者於是开始批驳贾、马论点,指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才,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文末再以《史记》常用的评论语气,一抒感慨,称赞子婴"死生之义备矣"。
    单从史学角度来看,这份有的放矢,理据充分的答卷,也应得到明帝的褒奖。但明帝却未置可否,转而评骘司马迁与司马相如二人。其文乍读令人生惑,继而恍然大悟:班固的答卷已然偏题。
    明帝所提的问题看似在探讨司马迁赞语的是非,实则考察的是修史者的立场。历代修史,多希望一方面记述前朝旧事,爲本朝寻求借监;另一方面更希望藉此证明前朝灭亡的必然性和本朝取代的合法性,这一点在易代之际史事的记载上体现得尤爲突出。秦朝是作爲汉朝对立面的一个王朝,如何看待秦政即间接地反映了如何褒贬当代。贾谊、司马迁言子婴无能,只要他有"庸主之才",秦朝即不会灭亡。好像汉朝只是因爲侥幸碰上了一位相当无能的前朝帝王,才轻松得到统治权。这无疑严重质疑了汉灭暴秦的正当性和汉绍尧统的合法性。显然,班固一开始并未领会"圣意",在答卷中只是铺陈在秦朝由暴政而必然衰败的颓势下子婴的无辜,批评贾、马"不通时变",甚至在篇末对子婴大掬同情之泪,"健其决,怜其志"。这无疑是明帝不愿看到的评论。对於贾谊和司马迁,汉明帝单独拈出作爲史官的司马迁,并非无意爲之。他的谕诏不啻给班固等史臣树立了正反两个典型:"颂述功德,言封禅事"的司马相如和"微文讥刺,贬损当世"的司马迁。要做"忠臣"还是"非谊士",不言自明。在王权定於一尊的时代,这不仅是爲史臣树立榜样,更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明帝的训示实则是爲史臣定下修撰国史的指导思想:绝对不可"微文刺讥,贬损当世",而要"颂述功德"。
    经明帝训示之後,我们看到班固在第二份答卷,即进《典引》篇的奏表中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回答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史学上的探讨兴衰因由转爲了政治上的表忠心,述圣德,赞符命。并将精心制作颂扬汉德的《典引》篇作爲反思结果予以呈报,对此前诏问作进一步回答。
    检视《典引》篇,我们发现全文充斥的是对"赫赫圣汉,巍巍唐基"的讴歌,对汉皇包举艺文、屡访羣儒的感念。大肆渲染的是"唐尧和汉运之间的呈递关系,以表明汉家的正统出身"。(15)《文选》编者径将《典引》篇与司马相如的《封禅文》、扬雄的《剧秦美新》同归入"符命"一类,确有见地。(16)对此,章太炎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
    孟坚《典引》,盖不得已而作。前述缘起以诏贬迁褒相如爲本。己作《汉书》,与迁同符,微文讥刺,亦云不少。知爲人主所忌,故复效相如作符命,以求亲媚。虽淫辞献谄,要以避祸,与子云《美新》,殊途而同归矣。(17)
    这两篇文字记録的,是封建帝王与史臣之间关於修史立场的一段对话,它揭示的正是当时独立的史官精神丧失殆尽的可悲情状。在这种朝夕惕若的心态下,《汉书》褒贬立意依准《五经》,非斥《史记》,体现国家意志成爲必然。(18)作爲贯彻官方意识形态的史学着作,《汉书》一经宣布,"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19)甚至要选学者受读,(20)乃至李唐时代,《汉书》注本犹存十数种之多。(2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汉之际,读议《太史公书》之风大盛,而明、章以後,却渐归沉寂,甚至终汉之世,《史记》仅有一二略注,《隋志》所载仅存宋、梁三家。(22)这种现象也应与当朝的褒贬密不可分。对此,白寿彝先生以爲"《汉书》因具有皇朝史典范的性质而有此殊荣","正宗观念、垄断修史、推崇《汉书》,这种历史意识的强化,反映了政治统治上的要求"。(2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