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地域 >

北京城市社会的民间水治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董晓萍 参加讨论

北京明清史料是北京城市社会的地方历史文献,从地方历史文献中考察民间水治,与从国家河渠志上考察,有三点不同:一是国家资料记载的水利工程,由水的自然环境所决定,以农村用水为主,而北京史料以城市用水为主;二是国家资料记载的水利功能,由农业国家的农耕水利命脉所决定,以灌溉水利为主,而北京史料则集灌溉、航运、城防和城市消费生活为一体;三是在历史上,北京史料的编纂者往往也是国家资料的编纂者,他们为了突出北京的统治地位和繁华的帝都生活,增加了对北京民间水治和社情民心的记述。明清以后,在国家级河渠志等专门文献之外,北京还出现了官修史志和私人风土笔记,它们在记述北京城市的社会生活中,也提到了用水,并描述了各种用水场合和大小人物,其中有不少供职朝廷的权要,有吟咏田园的知识分子,也有行业工匠、寺观僧侣和胡同居民等普通城市角色,还有往来于城乡之间供应粮草蔬菜、烧炭木材的流动人口,这些都使北京民间水治独具历史文化内涵,对认识现代北京城市的用水习惯有很多启示。
    一、在水道分布中叙述城市社会结构与用水民俗
    北京明清史志中的城市水利记载,受到了水利运行对北京城市社会运行的规定性的影响,也受到了北京城市社会功能对城市水利运行需求的限定。北京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多样化的用水民俗共存,这也使北京的民间水治既有国家依附性,也有多民族性;既有等级性,也有内在的文化秩序。长期以来,北京民间水治与国家水治相协调的优秀成分,还逐渐融会为一种城市性格,延续到现代社会。
    (一)水道及其流经路线和社会布局
    在北京明清史志中,对北京的水道记述很多。所谓水道,指北京城市供水工程,以及配套的井渠设施和城市建筑。我们通过这类记述能看到,自金元时期以来,北京在灌溉、航运、供水、防洪和城市环境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就,水道的流经路线和沿岸的城市建筑分布默契,展现了北京的社会结构外壳,这是这批文献比国家河渠志更为地方化之处。
    金元以后,开凿白浮瓮山河,引水入积水潭,此后,增修城市闸河,引金水河,并多次导引永定河和玉泉山的泉水入城,保证了城市用水,也提供了城市景观。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对此做了描述。他专门写了一章叫《积水潭》,我们读他的文字,能知道,一个三百年前的缺水城市,自从有了积水潭,曾是如何优美和繁华。
    都城北隅旧有积水潭,周广数里,西山诸泉从高粱桥流入北水门汇此。内多植莲,因名“莲花池”。池上建有莲花菴、净业寺等,及王宫贵人家水轩、水亭,最为幽胜。于文定公慎行莲花菴潭上夕饮诗:“禅宫遥倚北楼开,楼下平湖落照来。金水环城全象汉,莲花涌寺宛成台。诸香各捧空王座,一叶能浮太乙杯。便是忘归归亦醉,夕阳清角莫相催”。……袁宏道游北城临水诸寺至德胜桥水轩集诸公诗:“西山去城三十里,紫山献青逻见湖底,一泓寒水半庭沙,攒得白云到城里。茭叶浓浓遮雉朵,野客登堂如登舸。稻花水渍御池香,槐风阵阵宫云凉”[1](P12-13)。
    我们能看到,在当时人眼里,北京市内有湖,好比杭州有西湖,是一种城市霸气、王者气象。积水潭自成风景,还把有限的水域融入城市文化,引得“诸香各捧空王座”。晚明公安派领袖袁宏道也曾来此游览,称赞从城外遥远的地方引水入城,是了不起的壮举。袁宏道是明代通俗文艺运动提倡者,他吟咏北京水道和积水潭的诗句也写得宛如民歌,朗朗上口,如“西山去城三十里”、“攒得白云到城里”。
    作者还写了西山流水进城后,从“德胜门”“流入西苑”,再向东华门外“南出为玉河”,整个水道是通向城市核心地带和市区要道的水线。(引文中的括号内文字为原著所加,原以小号楷体字表示,现改为括号内文字,以方便读者阅读和对照。本节以下引文中的括号文字,皆为相同的处理方法。)
    皇城内有海子,在西苑中,源自宛平县玉泉山,合西北诸泉流入都城,汇集积水潭,亦名海子,(德胜桥东西是)复流入西苑,汪洋若海,人呼西海子。南出为玉河。元马祖常诗:“御沟春水晓潺湲,真似长虹曲似环。流入宫墙才咫尺,便分天上与人间”。永乐间周迥建亭榭以备游幸,赐名太液池。京师八景有“太液池”谓此[1](P14)。
    作者也说明,在水利工程技术上,从德胜门起,对城外入城的水量有特殊控制的,主要是从城门起,采用缓化的措施,减缓水的流速,而不是一定要修筑水坝。这让我们看到,当时在水道要害的建设上,是有对城市安全的考虑的。
    德胜门之西,城垣下有水窦焉。西山诸水从此流入都城。水口为石犀以当之,遏冲突,缓水势也。而菴其上,名曰镇水观音菴。其北即水入处,泠泠有海潮之音。其南则晶淼千顷,草树菁葱,鸥凫上下,亭榭掩映,列刹相望,烟云水月,时出奇观,允都下第一胜也。[1](P25)
    从作者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水利技术,是以城门“水口”,在水口处,设“石犀”分水,缓和水势,以利节水和防洪。这正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水治和民间水治的共同经验。而这种率先保证政治中心用水安全的水利设计,也正是国家水治的一个特点,它也成为北京水治的一道政治文化风景线,被用来歌颂水利德政。据说在历史上不仅有袁宏道,其他很多参政文人都为北京水道做过应制诗篇[1](P14),他们看到了积水潭一带的水文地理重要性,把它命名为“京师八景”之一。
    除了把守水口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技术措施。如从积水潭起,在高粱河的入城水道上分段设立闸门,凿井蓄水,让渠水能够得到节节控制,按照城市用水的社会需求分配水量,达到以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标。从文献看,从元代到晚清,这件事从未停止过,到清《光绪顺天府志》时还有此记录:
    地安门外大街(地安桥)下闸迤西有石小桥一。火神庙在桥西,濒什刹海,唐贞观时火德真君庙遗址,庙前井一[2](P354)。
    这种城市水利模式的地位之重要,在于它能适应皇城环境建设和农田灌溉的两种目的,营造了早期北京史中的城市田园格局,如“积水潭水从德胜桥东下。桥东偏有公田若干顷,中贵引水为池以灌禾黍。……稍折而南,直环北安门宫墙左右”[1](P16)。北京自汉代以来就是华北周围最先发展灌溉的地区,早有凿井灌溉的传统。到金元代建都引河入城后,又发展了井渠双灌,扩大了城市用水规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