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地域 >

乾隆时期民数汇报及评估(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侯杨方 参加讨论

四、结论
    每年仲冬各省奏报皇帝当年的民数和谷数,随奏折附有民数黄册、谷数黄册;奏折副本、民数清册、谷数清册(内容与黄册相同)咨呈军机处;军机处再将经皇帝朱批的民数、谷数奏折抄录副本;各省同时将民数清册和谷数清册咨报户部,户部在核查后于次年将各省的民数清册和谷数清册汇总合编成一本分省的民数、谷数黄册呈报皇帝,并将抄出的民数、谷数奏折副本移会内阁典籍厅和稽察房。自乾隆五十九年起各省不再将民数、谷数奏报皇帝,每年的民数、谷数清册只需咨送户部和军机处,并移会内阁典籍厅即可。以上即是民数汇报的总流程。
    民数汇报的空间范围包括了除黑龙江、青海、西藏、内、外蒙古以外的全国所有地区,民数统计对象包括了所有户籍类型的汉族人口和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在部分地区也包括了流寓人口。另外,编入保甲者并不意味着就是民数汇报的对象,未入人丁编审者却有可能被纳入汇报。这些都是此前的相关研究没有涉及的。
    历年汇报的“实在”民数是通过“旧管”民数加“新收”民数,减“开除”民数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由于起始年乾隆六年并没有进行过人口普查,以及随后历年人口动态登记的不准确,再加上这些误差历年累积,导致了乾隆四十年以前的民数严重漏报,尤其以四川、广东的漏报最为严重,民数汇报的执行效果最差,广东的民数居然还带有小数;山东是另一个极端,由以前的漏报变成严重浮报,这些均揭示了民数汇报的随意性和人为性。以乾隆四十年重新清查的结果检验,乾隆三十九年的民数漏报率可能略低于16%。
    正如乾隆皇帝宣称的那样,民数汇报只是“用以验盛世闾阎繁富之征”,精确的民数并不是其首要目的。除非迫不得已,官方因行政成本及担心可能导致的社会骚乱,一直避免“按户清查”,因此民数汇报的结果有明显的随意性和官方操作性。
    注释:
    ①参见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葛剑雄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55-76页。原版为英文。Ho Ping-ti,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1368-1953,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9
    ②参见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页。《户部民数、谷数清册》应为“黄册”,详见下文论述。最早整理并利用《户部民数、谷数黄册》的研究者为故宫博物院的王梅庄,但他也没有利用民数奏折进行研究,参见王梅庄:《清代黄册中之户籍制度》(《故宫文献论丛》抽印本),北平:故宫博物院,1936年。
    ③参见王跃生:《18世纪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变动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4期,第1-13页。他错误地认为《清朝文献通考》中的乾隆四十一年各省民数是乾隆四十年的复查数,详见下文注释。
    ④《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31,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汉籍电子文献系统。如无注明,本文中的月份和日期均为旧历。
    ⑤《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31。原文中的“编审”即为清朝的另一项重要统计制度“编审人丁”。
    ⑥《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33。
    ⑦《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考一》,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汉籍电子文献系统。
    ⑧大学士徐本等:《汇奏各省上年民数、谷数折》,乾隆七年十一月。原件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档”),档号04-01-35-1122-008(以下省略“档号04-01-”)。
    ⑨大学士兼管户部事务徐本等:《题报乾隆七年民数、谷数事》,乾隆八年十一月,一档,2-171-13530-1。
    ⑩军机处成立后,奏稿由原上奏者相应咨送;另经皇帝批阅后的奏折,发交军机处誊抄副本备查,称为“奏折录副”;凡各部院遵旨议覆事件处传抄后,稽察房按日记档,俟各部院移会到时,逐一核对,分别已结、未结每月汇奏一次。因此包括奏折原件在内的4种资料内容会有重复,即可能同一省同一年同时有民数、谷数奏折、咨送军机处奏稿、稽察房奏折副本、或军机处录副,它们的内容完全一样。如果有同地同年的以上四种材料,本文采用的顺序是奏折、咨送军机处奏稿、稽察房奏折副本、军机处录副。奏折也应由相应部院抄录副本移会内阁典籍厅,但现在没有发现民数、谷数奏折的典籍厅副本。根据这些原始奏折及其副本,可复原乾隆六年至五十八年间90%以上的各省逐年民数统计数据。另外,各地每年将民数清册送交户部,但迄今未被发现。呈送皇帝的民数黄册和咨呈军机处的民数清册也仅存各一件。
    (11)吉林将军庆桂:《民人总数清册》,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一档,03-0354-013;吉林将军都尔嘉:《呈乾隆五十二年分实在民人总数清册》(里面注明为“恭呈御览”的“黄册”,且封面是黄绫),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一档,03-0290-012。
    (12)贵州总督张广泗:《贵州本年民数、谷数折》,乾隆六年十一月,一档,01-0060-023;湖南巡抚许容:《湖南本年民数、谷数折》,乾隆六年十一月,一档,0060-0072-03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