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爲处罚依据的转帖 在所有的转帖中,“帖周却付本司,用凭告罚”已经是个常见用语,这里反映着转帖的另外一大功能,那就是作爲处罚的原始单据。 P2842(1)《甲辰年(944)八月九日郭保员弟身亡转帖》: 社司 转帖 右缘郭保员弟身亡,准条合有赠 送。人各鲜净色物三丈,麦一斗,粟一斗,饼 廿。帖至,限今日巳时於録事家送 纳。捉二人後到,罚酒一角。全不来,罚酒 半瓮。其帖速递相分付,不得停滞,如滞帖 者,准条科罚。帖周却付本司,用凭告罚。 甲辰年八月九日録事高帖 社官石 武社长 罗流子 罗英达 高山山 吴加盈 王清子 石义深 王骨子 游留住 樊粉捶 孔清儿 王再庆 欠色物人:罗流子欠二丈八尺;石义深 全□。王骨子欠八尺。游留住欠九尺。王再度 新妇全欠滂用,罚酒一瓮。武社长 男德友买算入,人罚酒半瓮。 在这个转帖的名单中,社官石名字边,有“全”字。武社长、罗流子、高山山、吴加盈、王清子、石义深、王骨子、樊粉捶等八人名字边注有“足”字。而罗英达、孔清儿和王再庆三人名字边注有“欠饼”二字。游留住的名字边有两字,其中一字爲“欠”字,但随後的字已经无法辨认。如是“饼”,则与罗英达等三人一样。这些在名字边加注的字,应该是社司録事所爲,不能看作是本人的画押。名单之後,另有欠物帐单,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清楚。 这襄,显然还有我们不甚明白的地方。但是,如“欠饼”一定是应交的二十枚饼没有交纳。注明“全”与“足”字,含义究竟如何,尚不十分清楚,既然罗流子在名单中注明“足”字,爲什麽随後的帐目中还注明欠二丈八尺。再有,王再庆新妇和武社长男爲什麽也进入这个帐单中。根据“罚酒半瓮”的说法,适合“全不来”的情况。但罚酒一瓮的决定则不知道根据什麽。这个结社,可能是那种家庭之间的结社,即使转帖上也就是表面上看很像似个人之间的结社,比如这次集合是因爲郭保员弟弟身亡,然後社人根据社条前往赠纳。所以,参加活动的并不只是每戸的代表,也有其他成员,於是王再庆的新妇和武社长的儿子都出现在这里。 但是,无论我们还有多少细节不清楚,但有一个总的方面我们是清楚的,这就是转帖中强调的“帖周却付本司,用凭告罚”不是虚言。转帖成爲结社开展活动的最原始的记録,涉及到每一个社人在每一次活动中的状况。不仅如此,转帖还是纳物数量、种类和时间、地点等基本问题的唯一证据,对於社人的相关处罚当然要以当时转帖爲准,所以转帖是必须妥善保存的。从这里转帖的利用情况看,社司在转帖上直接做出记録和标示,对於违犯相关规定的社人进行处罚,也就有了很直观的依据。 上文所举的P5003《某年九月四日社户王张六身亡转帖》的名单之後,还有以下一些文字: 十一月七日纳局席面、麦不到人:孟金太、石都都、田光德。後到人:马太清、赵太平、徐清。後集□□□。 纳麦不到人:孟金太、王金刚、李再清、张天养。 纳布不到人:洛骨仑、张天养、□□□、王金刚。 陈卢飒处存粟三斗五斤。 这部份文字,当然也不是转帖的一部份,而是在转帖之後,利用转帖余下的空白纸记録了後来社人集体活动的情况。但是,从一般的转帖我们很容易看得出来,这份总结,正是根据转帖做出来的。不仅如此,我们从中还了解到,社人的迟到或不来,所谓处罚还是经过一定的程式的。根据转帖,归纳出违背规定的各种情况,名单分别统计。应纳物品,也分种类进行统计。这是比转帖更进一步的程式,是在传帖之後完成的工作。这个统计,一定会成爲後来进行处罚的根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