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475背1-2这件《申年五月社司罚请处分状》,就是一件关於具体处罚的: 社司 状上 五月李子荣斋不到人:何社长、刘元振并斋麦不送纳。 不送麦,成千荣。行香不到,罗先进。 右前件人斋及麦,行香不到,准条合 罚。请处分。 牒件状如前。谨牒。 中年五月 日赵庭琳牒 (判)附案准条处分。庭璘。 廿一日。 这是更清楚的一件结社文书。在五月份的社斋日,因爲是在李子荣家举办。所以称作李子荣斋。在这个活动中,何社长、刘元振没有交纳应交纳的斋麦。成千荣也没有送麦。举办行香仪式的时候,罗光进没有参加。这三人都是违背相关规定的,现在由赵庭琳写了这份状,要递交给什麽人或会议,估计应该是社人会议,准备处罚。最後的判语是“付案准条处分。庭璘”,时间是五月的“廿一日”。这个依照社条处分的状是被批准了。付案,表明他们有一套文案保存等系统。 由此,我们就可以从转帖,到统计,到处分状,在决定社人惩处的程式上,至少有这样三个程式。毫无疑问,转帖就是这一程式的起点。敦煌的民间结社,在内部的管理事务上是公开通明的,这对於结社的建康发展应该是很有益处的,也是这些民间结社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那麽,仅从转帖的功能上,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这一点。 宁可、郝春文先生研究敦煌民间结社问题,同样很重视转帖的功能,不仅在於这些结社转帖透露出来的社会历史价值,也在於转帖在当时社会的广泛应用。他们不止一次强调指出:“转帖是唐代常见的类似通知单的文书,它适用於成员居住分散的组织和团体。”⑨ “转帖是唐宋间敦煌习见的类似通知单的文书,适用於成员居住分散的组织和团体。”⑩ 在这里,我们有意地加以补充,力图说明在敦煌的民间结社中,转帖这种通知单,不仅有通知社人集合开会的功能,还有“用凭告罚”的功能。在结社的记帐系统中,转帖是第一步,类似原始单据。 四、转帖的传递顺序--以张再德转帖爲例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於这样的考虑:所有的转帖都有一个传递过程,那麽传递是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顺序呢?因爲转帖的传递最後要回到发帖人手中,即所谓“帖周却付本司,用凭告罚。”转帖常常是考虑时间问题的,“滞帖”是传递过程中要尽力避免的一个问题,有人“滞帖”是要接受处罚的。既然如此,发帖之始,对於这个问题就应该给予适当地注意,所以被通知者的名单就有可能存在一个顺序问题,因爲大家彼此熟知,録事当然知道如何传递更快捷。这个问题虽然存在,但却很难论证,因爲敦煌发现的转帖数量可谓不少,但毕竟分散於太多组织之中。能够进行讨论的,张再德所在的渠人转帖成了几乎唯一可资利用的材料。这里,我们只讨论一个结社中成员的居住问题。我们把全部张再德发放的转帖列入表中,并标出每个人出现的顺序号,观察成员彼此之间是否存在相对固定的顺序。全部八件转帖都存在於P5032中,且都是甲申年(984),如此同社资料集中在一起,十分罕见。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资料依然有限,并且需要排除许多因素。这些田地排在一起的人们,他们的住处并不一定也在一起。但是,转帖应该是送往家中的,所以他们居家的位置是我们这里最希望了解的。有些人,因爲土地主要不是分布在沙渠,只有偶然的时候才来参加活动。这样,即使是那些经常参加的人们的居家位置关系也会因此发生一些变化。那些较少参加活动的人,因爲缺少可比性,同时又增加干扰性,但我们没有很好的办法。 有两份资料是我们分析这个序列问题的重要参考。在四月十二日的转帖之後,附有以下文字:“甲申年四月十四日渠家造局席。头团张定奴、张再德二人。泛富达、泛员子二人;张擖,丑奴二人;再成、勿成二人;愿昌、愿德二人;定德、丑憨二人”。这是两人合作的局席名单,因爲人员多,可能不会所有的人都能够排在四月,所以有的社人没有排上。这些两人一组主持的活动,虽然多数人并没有写出姓氏,那是因爲省略,因爲大家都姓张。是什麽因素决定了这两人而不是另外两人组合在一起呢。泛富达和泛员子的例证启发我们,这个组合有一定的内在要求。泛氏两人可能是兄弟一族,但那衆多的张氏兄弟当如何组合呢? 另外一件资料是兄弟转帖,在第一节已经録文,从中我们发现张再德渠人社的人许多又参加另外一个兄弟社,而他们当然应该是同族人。我们排出没有在其他转帖中出现的人,就有了下面的我们熟悉的10人名单:“丑奴、再成、再德、勿成、定德、善庆、丑憨、愿昌、愿德、泛富达。”除了泛富达以外,都是张姓,泛富达也许是他们的表兄弟。那麽,再来观察上一件资料中的两人组合,他们有的名字非常接近,如张愿昌和张愿德,但多数并非如此,比如张再成、张再德和张勿成三人,不知道哪两人的血亲关系更近。所以我们判断上一件资料的俩人组合的理由,有可能是居住的距离关系较近。 现在回到上表中来进行观察。我们在这些资料中,不能排出一个完整的居住关系序列,但是我们依然有一些重要的发现,那就是,虽然不能全体排序,但是,其中有一些明显更接近的组合。泛富达和泛员子曾经联合主办局席,他们在转帖中的位置也总是很靠近。在7次的集合通知中,两人有二次名单顺序排在一起,而把作爲泛员子的替代泛延子的顺序带入,则又增加一次。这样看并不多,但看看三个泛氏的主要成员,泛义成、泛富达和泛员子(含泛延子),三个人的顺序在一起的数量则高达5次之多。三人的顺序并不绝对一致,或先或後,但总是在一起。这样,我们就可以这样推定:三位泛氏居住地是接近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