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饶宗颐对史学正统论研究的学术贡献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谢贵安 参加讨论

一、史学正统论的形成及饶氏研究的意义
    正统论既是中国古人的一种历史观,又是史学活动的修史依据,是对政权丛生、错综复杂的王朝兴衰的一种判断和看法,也是修史时对纷乱如麻的历史线索的一种梳理和描述。
    正统观念的产生与中国特殊的文化形态密切相关。西方早期城邦民主政治和多元化文化观念,以及中世纪以来长期的封建分裂局面,使西方没有形成如东方这般强烈的正统观念。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叙述希腊本土历史的同时,还描述了西亚、北非、黑海及地中海沿岸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虽然盛赞希腊文化,但也尊重蛮族的文化”(注: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东方的中国,则很早便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中原政权和宗法制度,滋生了“华夷之辨”、“大一统”和“家天下”观念;加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形态导致“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形式和男尊女卑思想,从而氤氲化生了以尊王攘夷、强化血胤和排斥女主为特征的“正统”观念。正统观念或明或暗地存在于上古历史中,经过早期历史学家如《春秋》作者(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借鉴和整理,成为正统理论,再经理学盛行的北宋时代的史学家(如欧阳修)的发展和完善,而成为有体系的历史观念和史学理论。正统论主要是针对历史上政权传承、篡断、并存等问题所作的评价,在选择词汇时,使用了农业历法中的“正闰”、音乐乐律中的“天统”和阴阳五行说(“五德终始”)的“运统”等,在史学应用中形成了“本纪(“本”就是“统”)”、“载记”和“统纪之学”等概念。正统理论既是史学家在处理历史问题时所形成的观念和理论,反过来又对现实政治和未来历史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改朝换代者惮于史家“使乱臣贼子惧”的褒贬史法,一般都要考虑“得国之正”(如举行“禅让”等),从沙漠入主中原的游牧政权也处心积虑地制造天命已归的舆论。正如张方平《南北正统论》所说:“夫帝王之作也,必膺受图,改正易号,定制度以大一统,推历数以叙五运,所以应天休命,与民更始。”
    对于正统论的意义,古今学者也有截然相反的认识,元代杨奂指出“正统之说,祸天下后世甚矣”(注:杨奂:《正统八例总序》,《还山遗稿》上,《元文类》卷三十二。),梁启超更是直言“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论正统者也”(注:梁启超:《论正统》,《分类饮冰室全编》卷十二。),在1902年发表的《新史学》,以史界革命为号召,将正统论当作中国旧史学最荒谬的观念予以攻击,认为提出正统观的人,将国家视为君主私产,要借天命论以证明他们“生而有特别之权利”,“则固已举全国之人民,视同无物”,讥讽从朱熹到乾隆的正统说,不仅所立标准互相矛盾,而且依其标准自秦以后没有一个王朝可称正统,“成即为王,败则为寇,此真持正统之史家所奉为月旦法门者”(注:参见朱维铮:《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序》,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风流所及,此后的学者都全盘否认历史上的正统论。特别是1949年以后,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正统论更是淹没无闻,致使这一问题长期无人关注。
    据笔者目力所及,20世纪50年代以后仅有相关论文十余篇,分别对《春秋》的正统观、宋代的正统观、欧阳修、杨奂、郑思肖、王夫之等人的正统观、清人在明史研究中显现出的正统观、以及正统观演变与民族融合关系等进行过探讨。(注:如周德钧:《略论〈春秋〉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鄂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陈芳明:《宋代正统论的形成背景及其内容》(《食货月刊》第一卷第八号,1971年)、西顺藏:《北宋その他の正统论》(《一桥论丛》第三○号,1953年)、陈学霖:《欧阳修〈正统论〉新释》(《宋史论集》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版)、杨荣达:《略论王夫之的正统观》(《船山学刊》1996年第2期)、王纪录与闫明恕:《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钱茂伟:《杨奂、郑思肖的正统观辨析》(《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宁泊:《清人明史研究中的正统观和忠义观》(《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期)、胡克森:《论中国古代正统观的演变与中华民族融合之关系》(《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笔者曾从历史观与政治史的角度发表过两篇有关正统观的论文(注:谢贵安:《朱元璋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初探》,《江汉论坛》1997年第5期;《从朱元璋的正统观看他对元蒙的政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长期从事史学史教学及研究的朱维铮教授也指出,国内近数十年专究历史观念史的论著十分“稀见”,“而以正统论为题进行全面系统考察的专著更未发现”,“我所见而又是同行公认的力作者,唯饶先生这一部。”(注:朱维铮:《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序》。)其实,赵令扬曾撰有《关于历代正统问题的争论》一书,陈学霖亦曾撰关于金代正统论研究的专著一部(注:赵令扬:《关于历代正统问题的争论》(香港:学津出版社1976年版)及陈学霖:《中国史上政权合法性之研究--金代德运论议分析》(Seall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4)。)。不过,饶氏之作与以上论著相比,自有鲜明的特色及创见,故仍显得十分珍贵。而对饶氏史学正统观学术进行研究者,除朱维铮在该书序中曾作提要式介绍外,尚未见有专论发表。
    正统论在研究上的缺失,并不表明这一问题无关宏旨,恰恰相反,“正统观”是中国史学上一个关键词语,“是困扰中国历代王朝的政府及其学者达两千年的一个核心观念”,“不仅长期支配过中国人的头脑,还经常影响着各色人等的政治行为乃至重大决策”,因此“更需要首先辨明它的不同历史型态,才可能进而探究不同型态所映射的社会关系”(注:朱维铮:《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序》。)。对此饶宗颐也清楚地道明:“中国史学观念,表现于史学之上,以‘正统’之论点,历代讨论,最为热烈。”(注: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下文凡引该书,皆略去书名,只注页码于引文后之括号内。)(第1页)故对此一关键问题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准备及研究,系统、全面和深入探讨了中国史学上之正统理论,与赵令扬同时填补了这一空白领域。
    饶宗颐对史学正统观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其1977年发表的《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香港龙门书店,后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再版,本文括号内关于该书的页码指后者而言)一书中。下面将以此书为文本,对饶氏在史学正统论研究上的方法、依据、学术创新、态度理念等作系统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