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本纪》“鸟身人言”辨(3)
《淮南子·原道训》: 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象鳞虫。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 《史记·匈奴列传》: 汉使王乌等窥匈奴。匈奴法,汉使非去节而以墨黥其面者不得入穹庐。王乌,北地人 ,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得入穹庐,单于爱之。 《蜀中广记》引《九州要记》曰: 之西有文夷,人身青而有文,如龙鳞于臂胫之间。 《新唐书·西域传·疏勒》: 其人文身碧瞳。 考古发掘,亦为“文身”提供了例证。李济在《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墟之经过及其 重要发现》(注: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安阳发掘报告》2期,1930年。)一文 中说: 最新颖的是一个半截抱腿而坐的人像,膀腿均刻有花纹,图案与花骨刺纹一致,…… 身后有槽,身宽7至9厘米,深约4.5厘米,……这个半截石像大概就是托图腾柱的石础 。 对于这个石人李济又说: 安阳发现的两件艺术品一出土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座大理石躯干像身上雕刻着类 似纹身印记的图案;一个雕刻着饕餮面的骨柄,饕餮面从上到下排列着。这两件艺术品 ,使我找到了古代纹身习俗和图腾制存在的证据。……在殷商统治下仍有人纹身,这自 然为这时期的装饰艺术又提供了一个实例。(注:《安阳》第12章《殷商的装饰艺术》 ,见《中国近代学术经典·李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建国后,考古界和史学界对此石人重新进行了研究,均认为这是文身的标示,称此石 础人为文身人。 殷墟妇好墓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1976年发掘的,在随葬品中有一玉 人。《殷墟妇好墓》肆《随葬器物》五装饰品(1)玉人: 标本372(图80,2;彩版二四,2;图版一三0,1)褐色,面部浅绿色,头顶浅黄色,圆 雕。跪坐,双手抚膝,身略前倾,头微低,圆脸,细长眉,大眼小口,……胸前不显衣 纹,雕兽面纹,似文身。(注:《殷墟妇好墓》151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12月版。) 张朋川在《甘肃出土的几件仰韶文化人像陶塑》一文中说: 在甘麦地区庙底沟类型基础上延续发展的马家窑、半山、马厂等文化类型中人头形器 的陶器的人面上还画有类似山猫或虎豹之类的兽皮花纹,这或是当时部族人们的文面或 文身习俗的反映。(注:《文物》1979年第11期。) 可见,雕题、文身的习俗在我国古代各民族中相当普遍,即使现在我们还经常看到文 身人。此类习俗,世界各国也同样的存在着。《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文身”条说: 许多民族认为文身可以防病祛灾,也有的民族用文身表明地位、身份或某一集团的成 员资格,但最普遍的动机大概是为了美观。葬于公元前2000年的埃及干尸身上就曾发现 文身。有关色雷斯人、希腊人、高卢人、古日尔曼人和古布立吞人的记载都提到文身。 (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册264页。) “文身”既是图腾、地位、身份或某一集团的成员的资格的标记,故中衍刺飞鸟于其 身亦具有上述四重意义。其刺刻的部位,一定要在其身上最突出的部位,使人们一眼便 可望见。首先是前额,其次是胸部,以形成自己形象的特点,故曰:“中衍鸟身”。由 此,我们可以想见中衍当时的风采。中衍何以要刺飞鸟于其身?还要从其祖上说起。大 费“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故大费的长子大廉为“鸟俗氏”。《索隐》对大廉 为“鸟俗氏”的解释甚为荒唐。《秦本纪》说:“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为鸟俗 氏。”《索隐》却说:“以中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中衍为大廉玄孙,相隔五代 ,大廉能否见到中衍,尚成问题。即使能见到,大廉已年老,中衍恐时为孩提或在襁褓 之中。即使中衍真的“鸟身人言”,大廉亦绝不会在此时才称鸟俗氏。实际上大廉这一 定会是以鸟为图腾的,传至其玄孙中衍,仍然善于驯服鸟兽,以鸟为图腾,故中衍才刺 飞鸟于其身以为标记,表明自己擅长驯服鸟兽,并形成自己形象的特点。 “人言”属下读,“人言”,乃“有人言之于……”,非“说人的话”的意思。“人 言帝太戊”,即有人将中衍的祖上驯服鸟兽及中衍刺飞鸟于身之事言之于帝太戊。帝太 戊闻知,才想让中衍为自己驾车。经过占卜,吉,“遂致使御”。《秦本纪》虽没有说 中衍擅长驯服鸟兽,帝太戊用中衍为自己驾车,却为中衍擅长驯服鸟兽提供了有力的佐 证。说明帝太戊知道中衍有驾车的能力。一车四马,要使马听话,没有驯服鸟兽的能力 是难以驾驭的。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