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宋代《孙子》注作论析(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国学学刊》 魏鸿 参加讨论

4.张预注
    张预注共计五百二十五条,在诸家中最多。其特点也很突出。
    一是广徵博引。张注中援引战例及战争史料之处多达二百零六则(29),爲诸家之最。很显然,张注的这一特点与他着《十七史百将传》的经历密切相关。《百将传》引《孙子》参校战史得失,张注《孙子》则以历代战例印证《孙子》之説,二者虽侧重不同,但其使学者“知《孙子》之书不爲空言,而古之贤将所以成立功名者岂无法哉”(30)的指导思想却是一致的。张注中所引战例虽多,却与何注迥然不同,既不是对类书不加裁剪的抄撮,也不是同类战例的简单堆砌,而是根据所注内容的需要,加以灵活的处理。如唐裴行俭讨突厥之战,三见於张注,一爲注释《地形篇》“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句,作:“……平陆之地,尚宜先据,况险厄之所,岂可以致於人?故先处高阳,以佚待劳,则胜矣。若敌已据此地,宜速引退,不可与战。裴行俭讨突厥,尝际晚下营,壍垒方周,忽令移就崇冈。将士不悦,以谓不可劳衆。行俭不从,速令徙之。是夜风雨暴至,前设营所,水深丈余,将吏惊服。以此观之,居高阳不惟战便,亦无水涝之患也。”二是解《九地篇》“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句,作:“前所行之事,旧所发之谋,皆变易之,使人不可知也。若裴行俭令军士下营讫,忽使移就崇冈。初,将吏皆不悦,是夜风雨暴至,前设营所水深丈余,将士惊服,因问曰:‘何以知风雨也?’行俭笑曰:‘自今但依吾节制,何须问我所由知也!”三爲解同篇“犯之以事勿告以言”句,曰:“任用之於战斗,勿谕之以权谋,人知谋则疑也。若裴行俭不告士卒以徙营之由是也。”三处注释都是先通解句义,然後引裴行俭迁营之事爲证。第一处引文较详,突出裴行俭迁营的重要性,并得出新的认识:居高阳之地不仅对战斗有利,而且可以免除水涝之患。第二处简述,突出裴行俭“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的爲将之术。第三句与第二句类同,但对事件过程不作交代,只是简单提及。经过这样不同的处理,每一处引例都能很贴切地説明《孙子》正文,显得繁而不芜,博而切要。
    除了大量徵引战例,张注还广泛引用各类文献。对兵书的援引有《吴子》、《司马法》等“武经”诸书及《太白阴经》、《诸葛亮兵法》、《曹公新书》等近二十种,其中对《尉缭子》的徵引最多,达二十五处,其次是《唐李问对》,十三处。此外,未注明出处的兵书引文也有不少。兵书之外,对其他文献的徵引包括《诗经》、《周易》、《尚书》、《左传》等儒家经典,《孟子》、《荀子》、《管子》、《老子》等子书,对於战例的徵引则大量采自《汉书》、《後汉书》等正史。这些引文不但显示出张预广博的知识,而且有助於全面深入地阐发《孙子》思想。
    二是灵活运用各种训诂手段。张注综合运用字义训诂、句义通解、理论阐发以及战例徵引等多种训诂方法,对《孙子》文本进行全面的解析。如解《计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曰:“将,辞也。孙子谓:今将听吾所陈之计,而用兵则必胜,我乃留此矣;将不听吾所陈之计,而用兵则必败,我乃去之他国矣。以此辞激吴王而求用。”在这则注释中,先重点解词,“将,辞也”。然後通解句义,“孙子谓……”云云。最後解释此语的特殊用意,认爲是孙子激吴王而求用。再如,解《行军篇》“绝山依谷”句,先训诂字义,“绝,犹越也”,然後通解句义,“凡行军越过山险,必依附溪谷而居”,进而指出“附溪谷而居”的好处:“一则利水草,一则负险固”,最後援引东汉马援讨羌的战例以证登之。
    三是融会贯通,整体把握。张注在篇、章、句等各个层次上都明显表现出试图对《孙子》思想融会贯通、整体把握的倾向。
    首先,每篇之下均有解题,阐释该篇主旨并解释各篇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计篇》解题:“管子曰:‘计先定於内,而後兵出境。’故用兵之道,以《计》爲首也。”《作战篇》解题则曰:“计算已定,然後完车马、利器械、运粮草、约费用,以作战备,故次《计》。”《谋攻篇》解题则曰:“计议已定,战具已集,然後可以智谋攻,故次《作战》。”从这些解题可以看出,张预试图找出“十三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将《孙子》作爲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来理解。
    其次,张注很注意对《孙子》作段落的梳理,注文之中解释段意、分析章旨之处明显多於梅、王、何诸家。如《计篇》“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先解句义:“所谓势者,须因事之利,制爲权谋,以胜敌耳,故不能先言也。”其中以“权”爲“权谋”之义,接着指出,“自此而後,略言权变”,这样,既揭示出“因利而制权”与下文“兵者,诡道也”所陈“十二法”的关联,又概括出了“诡道”的实质,即“权变”。
    再次,在对具体文句的理解上,张注注重上下文以及不同兵书之间的相互印证。如解《计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於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句,先释“庙算”之意,继以通解句义,最後引《形篇》之语:“故曰:‘胜兵先胜而後求战,败兵先战而後求胜,’有计无计,胜负易见。”对於《孙子》前後文貌似矛盾及容易引起歧异之处,张注也多有辨析,如,解《虚实篇》“胜可爲也”:“爲胜在我故也。《形篇》云:‘胜可知而不可爲,’今言‘胜可爲者’,何也?盖《形篇》论攻守之势,言敌若有备,则不可必爲也,今则主以越兵而言,度越人必不能知所战之地日,故云‘可爲’也。”这类注释显然有利於排解疑难,使读者对《孙子》文义作贯通深入的理解。张注也很注意《孙子》与其他兵书相互发明。如《势篇》对“奇正”的解释,就广引诸家之説:“奇正之説,诸家不同。《尉缭子》则曰:‘正兵贵先,奇兵贵後。’曹公则曰:‘先出合战爲正,後出爲奇。’李卫公则曰:‘兵以前向爲正,後却爲奇。’此皆以正爲正,以奇爲奇,曾不説相变回圈之义。唯唐太宗曰:‘以奇爲正,使敌视以爲正,则吾以奇击之;以正爲奇,使敌视以爲奇,则吾以正击之。混爲一法,使敌莫测。’兹最详矣。”先排比诸説,後加以断语,既全面,又深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