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汉书》在欧美的译介与研究(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动态》 杨倩如 参加讨论

德裔美籍汉学家艾博华(Wolfram Eberhard,1909-1989)是研究汉代天文学、尤其是汉代宇宙观的重要学者,曾撰写《汉代中国人宇宙观思辨》一文,节译了《汉书》卷26《天文志》,并对古代中国的星相学和宇宙论进行了阐述。该文上篇收入柏林《巴塞勒档案》总第16卷1933年第1至2期,下篇于1933年收入柏林《普鲁士科学院会议文集》,亦见于其论文集《古代中国的星相学和宇宙论》(台北:中国资料与研究辅助服务中心,1970年)。此后,他又发表了《中国汉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政治功能》一文,刊载于费正清主编的《中国的思想和制度》(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欧美学界对于《汉书·地理志》的关注不多。萨金特所编《〈汉书·地理志〉索引》(袁金泉、李昭和译,《四川文物》1997年第2期),列出了前汉末年所认可的郡县名称一览表,并简要介绍和叙述了中国历史上疆域的开发和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一时期在《汉书》版本考证和注本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鲁惟一是较早对《汉书》版本进行考证的学者。1963年,他在《亚洲专刊·泰东》总第10卷上发表了《前汉书的几个近期版本》(Some Recent Editions of the Chien Han Shu)一文,分析了《汉书》各版本及其脉络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和差异。此后,在他的著作《汉代的行政记录》(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中,记录了《汉书》收录诏令的木简抄本残片的信息,该书第一、二卷分别于1967、197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对《汉书》历史人物进行专题研究,也是欧美《汉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以王莽研究为最多,试举其中有代表性的论著如下:德国汉学家斯坦杰(Hans Otto H.Stange)先后发表了两篇《汉书·王莽传》的德文译本和评述,一篇由柏林克拉尔出版社1934年出版,另一篇被收入《东方文化论丛》第23号,由莱比锡布罗克豪斯出版社1938年出版(1966年再版)。丹麦西方经典研究教授汤姆逊(R.Thomsen)的专著(《理想与儒学:王莽传》(Ambition and Confucianism:A Biography of Wang Mang),1988年由丹麦奥胡斯大学出版。美国学者研究王莽的成果较多,如萨金特的《王莽传》译本("Wang Mang:A Translation of the Official Account of His Rise to Power as Given in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上海绘画艺术图书公司1947年版,美国康涅狄格州海波瑞安出版社1977年再版)。毕汉思对王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剑桥中国秦汉史》第三章“王莽,汉之中兴,后汉”(崔瑞德、鲁惟一主编,剑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中译本,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以及研究两汉历史的专著《汉室复辟》(The Restoration of the Han Dynasty,Ⅰ-Ⅲ)之中,该著作三册先后于1954、1959和1967年载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第26、31、39卷。毕氏对王莽的评价和新莽史事的叙述,颠覆了自《汉书》以来中国传统史书和多数现当代中国学者的论述与评价,引发了中外学界较多的争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欧美学者在《汉书》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陈启云对此曾专门进行过评述(《汉儒与王莽:评述西方汉学界的几项研究》,出处同前)。
    此外,还有美国汉学家德范克(John de Francis)对韩信的研究(《淮阴侯列传》,《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947年第10卷),德国学者坎德尔(B.Kandel)对刘安的研究(《一次政治复辟的企图--淮南王刘安》,《东亚自然和民族学协会通讯》第113卷),法国学者吴德明(Yves Hervouet)对司马相如的研究(《汉朝宫廷诗人:司马相如》,巴黎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德国著名汉学家鲍吾刚(Bauer Wolfgang,1930-1997)对张良和陈平的研究,参见其博士学位论文《张良与陈平--汉代开国时期的两位政治家》(1953)和论文《留侯传》(1956)。瑞典汉学家琼塞尔(Aavid Jongchell)和丹麦北欧亚洲研究所学者华道安(D.B.Wagner)翻译了《汉书》卷68《霍光传》,前者著作《霍光与汉帝:班固〈前汉书〉选译》1930年由瑞典哥德堡爱兰德出版社出版,后者著作《中国古典文学阅读:〈汉书·霍光传〉》(A Classical Chinese Reader:The Han Shu Biography of Huo Guang,with Notes and Glosses for Student)1998年由英国柯曾出版社出版。对于扬雄的研究,有巴内特(M.K.Barnett)的论文《乖戾时代对和谐的吁求:汉代哲学家扬雄》(1983),康达维的《汉书·扬雄传》译本(The Han Shu Biography of Yang Xiong 53 B.C.-A.D.18,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不定期论文第14号),在此基础上他还出版了专著《汉代辞赋:扬雄赋研究》(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3.《汉书》与《史记》的比较研究。《史记》和《汉书》的比较研究,历来为中外学者所关注。1979年,何四维出版了著作《中国在中亚:早期,公元前125至公元23年--〈汉书〉卷61、卷96译注》(China in Central Asia:The Early Stage,125B.C.A.D.23: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61 and 96 of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莱顿汉学丛书》第14卷,莱顿布雷尔出版社,1979年版)。在书中他还译注了《史记·大宛列传》,并对其中史料提出了质疑。鲁惟一为该书作序,在序言中论及著作中相关史料的真实性问题,以及何氏所译章节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汉代的中亚历史及汉朝对外关系,他的论述在西方汉学界引起了关注与争议。浦立本在《国际史评论》1981年第3期上发表了论文《汉朝在中亚》(Han China in Central Asia),论述了《汉书》与《史记》的关系,就《史记》、《汉书》记载西域问题孰先孰后,对何四维和鲁惟一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同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鲍则岳(William G..Boltz)也在《亚非学院院刊》总卷44第2期上发表书评,认为在二者孰先孰后的问题上,何四维只是提出了一个观点、而非证据。次年,达费纳(P.Daffinà)又在《通报》1982年第68卷上发表《〈汉书·西域传〉重译述评》(The Han Shu Hsi Yü Chuan Retranslated.A Review Article)一文,也就这一问题阐述了不同见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