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栾丰实 参加讨论

此外,《吕氏春秋·孟秋纪》、《礼记·月令篇》等也有类似的记载。总结上述关于少昊的记载,可得出以下认识:
    1.少昊不是一个明确可指的具体人物,而应是若干部族的联合体,本文称之为少昊系部族。由“及少昊之衰也,……颛顼受之”(《国语·楚语》)和“少昊以前,天下之号象其德,百官之号象其徵。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地,百官之号因其事”(注:[唐]贾公彦:《周礼正义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63页。 )可知,少昊的时代早于颛顼,更早于尧、舜、禹,而与黄帝、炎帝相若,蚩尤属少昊时期。
    2.关于少昊系部族的分布区域,主要有二:
    一是以曲阜为中心的鲁中南地区。《左传》昭公元年:“周有徐、奄。”杜注:“二国皆嬴姓。”《说文》:“嬴,少昊氏之姓。”徐、奄是商代和周初的东夷土著民族的国家,皆少昊之后裔。周初成王分封,鲁公“因商奄之民”而“封于少皞之虚”,杜注:“少皞虚,曲阜也,在鲁城内。”鲁初封于商奄之地,亦即少昊氏的中心区域。关于徐的地望,《春秋》僖公三年:“徐人取舒。”杜注:“徐国在下邳僮县东南。”今人多据此认为徐国在洪泽湖北侧一带,这大约是遭受西周征伐之后的徐国地望。《尚书·费誓》序云:“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由此可知徐国最初在曲阜之东不远,徐旭生先生认为“徐国在周初当在今山东东南部曲阜县附近,以后才迁到南方数百里外”(注: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67页。)。泗水县文物管理所的赵宗秀同志经过调查,认为商末周初的徐国就在泗水县东南的汉舒村古城一带(注:赵宗秀:《试论商末周初徐国之所在》,山东东夷古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1998年4月。)。因此,以徐、奄为主的东夷旧国之地, 即今之鲁中南的汶河和泗河流域一带,是少昊系部族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位于山东省莒县的另一少昊后裔的嬴姓大国莒国,是西周偏晚时期才由外地迁到这里来的。而商代的莒国,或依据传出于费县的一组商代有铭青铜器,认为其地就在山东费县一带(注:孙敬明:《莒史缀考》,《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紧邻泗河流域。至于鲁东南的郯城一带,由于郯子自称为少昊之后,故其地也有可能属于少昊系部族,但由于时代久远,郯国又是小国,我们不能断定,郯子的祖先是自少昊时期就世代居于此地,抑或是后来从其他地区迁入的,只是还保留着祖先的传说。
    齐地中心区域也是少昊系部族重要的分布区。《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晏子对齐地历史沿革的追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爽鸠氏,杜注:“少皞氏之司寇也。”齐初的封地,东不过潍坊,西不到济南,大约在这一范围之内。由此可知,鲁北中部地区,也属于少昊系部族的分布区域之一。
    此外,《史记·封禅书》云:“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为什么秦襄公被周王列为诸侯后,马上想到要祠白帝少昊呢!这还要从秦人的来源寻找原因。《史记·秦本纪》:“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嬴姓来自秦人先祖大费,即辅佐虞舜的柏翳,其“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至周孝王时,“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柏翳,亦写作伯翳、伯益,《国语·郑语》说:“嬴,伯翳之后也。”韦注:“伯翳,虞舜官,少皞之后伯益也。”由此知秦人之姓“嬴氏”系来自其祖先伯益。伯益是虞舜时期东方夷人的重要代表人物,为少昊之后,这样,秦人也自然就是少昊的后裔了。正因为如此,秦襄公立下攻戎救周之功,被始列为诸侯,在这秦人发展的历史上出现重大转折之际,立即隆重地祭祀其祖先白帝少昊,这一举措可能具有告慰先祖并继续企求得到先祖保佑的多重意义。那么,既然秦人系出自东方的少昊氏,为什么会委身于西方戎狄之间呢?他们又是如何由东方辗转迁徙到西北地区的呢?文献没有留下明确的记载。所以近人对此颇有异辞。对此,傅斯年先生在六十多年前曾指出:“秦赵以西方之国,而用东方之姓者,盖商代西向拓土,嬴姓东夷在商人旗帜下入于西戎。”(注: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第1121页,1935年。)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对夷人西迁的时间、路线、原因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注:段连勤:《关于夷族的西迁和秦嬴的起源地、族属问题》,载《先秦史论文集》,《人文杂志》1982年增刊;陈平:《从“丁公陶文”谈古东夷族的西迁》,《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其论据是有说服力的。另外,相应的考古发现也提供了这一方面的线索。如陕北神木县石峁遗址发现的玉器中,时代较早的(属于龙山时代)双孔钺、牙璋、牙璧等(注:戴应新:《陕西神木县石峁龙山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77年第3期;《神木石峁龙山文化玉器》, 《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合期;《神木石峁龙山文化玉器探索》,《故宫文物月刊》,台北,总第126、128、130期,1993年。), 在当地找不到来源,而和山东地区海岱龙山文化的同类器相同。据此可以推测,在龙山文化时期,有一部分东方居民辗转迁徙到了西方地区,他们只是带去了自己比较贵重的玉礼器。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物质文化已与当地完全融合,但自己祖先的传说仍保留在记忆之中,始终没有泯灭。至于少昊氏在周汉时期的一些典籍中,被尊为西方之神,主秋和日入,当另有原因,容另作讨论。
    (三)太昊和少昊的关系
    关于太昊和少昊的关系,近人多有论及,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基本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太昊的时代较早,少昊的时代较迟。如傅斯年先生认为“太皞少皞皆部族名号,……至于太少二字,金文中本即大小。大小可以地域大小及人数众寡论,如大月氏小月氏,然亦可以先后论,如大康少康。今观太皞少皞,既同处一地,当是先后有别。且太皞之后今可得而考见者,只风姓三四小国,而少皞之后今可考见者,竟有嬴己偃允四箸姓。当是少皞之族代太皞之族而居陈鲁一带”(注: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第1120-1121页,1935年。),“东土的系统”“当是大皞,少皞,殷”(注:傅斯年:《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第243页,1930年。)。 唐兰先生也认为:“太昊和少昊,都是国家的名称。太和少等于大和小,是相对的。这两个称为昊的国家,可能有先后之分,在少昊强盛的时期,太昊已经衰落了。”(注:唐兰:《中国奴隶制社会的上限远在五、六千年前》,载《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127-128页。)“太昊大概在少昊前,所以关于少昊的文献比较多。……少昊之国在黄河与淮河之间,又继承太昊炎帝之后,所以发达得比较早。”(注:唐兰:《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载《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81-83页。)夏鼐先生也曾认为太昊和少昊“似为有承继关系的前后两个氏族”(注:刘敦愿:《古史传说与典型龙山文化·后记》,载《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98页。)。 王树明先生则进一步认为:“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就是这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在物质文化上的反映。”(注:王树明:《谈陵阳河与大朱家村出土的陶尊“文字”》,载《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26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