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魏源:《大学古本叙》,《古微堂外集》,《魏源全集》第12册,第123页。 (26)魏源:《孝经集传叙》,《古微堂四书》卷三,《魏源全集》第2册,519页。 (27)魏源:《曾子章句序》,《古微堂四书》卷四,《魏源全集》第2册,541页。 (28)钱穆:《读〈古微堂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91页。 (29)贺瑞麟:《复冯展云中丞书》,《清麓文集》卷九,光绪二十五年刘传经堂刻本。 (30)戴望:《注论语叙》,《戴氏注论语》卷首,同治十年刻本。 (31)这一点,从《论语注》卷二十的《论语》编次论可得以系统说明。在该文中,戴望将《论语》前后二十章的逻辑次序一一道来,认为从首章《学而》到末章《尧曰》构成了素王改制立法的严密体系。比如其中说:“君子拨乱世反诸正,以兴学为首,故首以《学而》,犹《春秋》之始元正本以理万事也。”“悲悯孔子身为素王,欲使得如尧、舜、汤、武为天下君,致纯太平,故以《尧曰》终篇,犹《春秋》文成致麟之旨也,明仲尼之道祖述尧、舜也。” (32)戴望:《戴氏注论语》卷二。 (33)朱熹:《论语集注》卷一,《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59页。 (34)见王闿运:《王志》注释,《湘绮楼诗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第487页。 (35)王闿运:《与张世兄》,《湘绮楼笺启》卷一,《湘绮楼诗文集》,第796页。 (36)王闿运:《王志》,《湘绮楼诗文集》,第500页。 (37)王闿运:《论语训序》,《湘绮楼诗文集》,第83页。 (38)王闿运:《庄子注序》,《湘绮楼诗文集》,第84页。 (39)廖平:《公羊补证》卷九,六译馆丛书本。 (40)(41)(42)廖平:《公羊补证》卷九。 (43)廖师政编:《家学树坊》,《廖平选集》下卷,第604页。 (44)康有为:《礼运注叙》,《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192页。 (45)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文海出版社,1972年,第19页。 (46)康有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康有为全集》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6页。 (47)康有为:《与沈刑部子培书》,《康有为全集》第1卷,第380页。 (48)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康有为全集》第1卷,第573、585页。 (49)康有为:《桂学答问》,《康有为全集》第2卷,第56页。 (50)朱一新:《朱侍御复长孺第二书》,《康有为全集》第1卷,第1030页。 (51)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牍》,《康有为全集》第1卷,第1035页。 (5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53)康有为:《桂学答问》,《康有为全集》第2卷,第61-62页。 (54)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牍》,《康有为全集》第1卷,第1052页。 (55)康有为:《中国改制议》,《戊戌变法前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7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