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杨泽忠《利玛窦与非欧氏几何在中国的传播》,《史学月刊》,2004年7期;《利玛窦与西方投影几何之东来》,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10月。 (61)黄时鉴《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百年回顾》,《暨南学报》,2006年2期。 (62)卞继之《〈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出版》,《世界汉学》,2005年1期。 (63)诸如《明代中国人的欧洲称谓述略》,《历史教学》,2004年6期;《利玛窦与明人欧洲观的初步形成》,《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从清修〈明史〉看明清欧洲观的嬗变》,《西南大学报》,2009年第1期;《来华耶稣会士与晚明华夷观的演变》,《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6期。 (64)如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2001年;朱仁夫《儒学传播意大利》,《东方论坛》,2005年3期;疏仁华《利玛窦与儒学西渐刍议》,《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3期;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学术研究》,2006年5期等。 (65)朱炳旭《冯琦与利玛窦的一段友好交往》《中国天主教》,2000年第04期;苏新红《晚明士大夫党派分野与其对耶稣会士交往态度无关论》,《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1期;邓爱红《利玛窦、章潢、熊明遇与南昌地区的西学东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期;吴青,陈文源《明代士宦祝世禄与利玛窦交游述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4期;李明君,杨权《王弘诲与利玛窦首次进京》,《图书馆论坛》,2007年4期。最新的研究成果是肖清和的博士论文《“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之形成与交往研究(1580-1722)》,北大博士论文,2009年。 (66)康志杰《16至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长江文化的解读》,《江汉论坛》,2003年1期。 (67)肖郎《利玛窦与白鹿洞书院及其他》,《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期。 (68)余三乐《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明末清初北京天主教堂》,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69)谢和耐先生把中西语言文字问题上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认为“语言的结构和辞法似乎把中国和西方的思想导向了不同的方向,作为形成一个独立的、具有广阔背景的文化和宗教传统发展之基础”,可参见氏著《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223-225页。 (70)冯天瑜《利玛窦创译西洋术语及其引发的文化争论》,《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3期。 (71)戚印平《Deus的汉语译词以及相关问题的考察》,《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1期。 (72)雍正江《天崇拜传统与天主教名称的由来》,《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3期。 (73)冯天瑜《利玛窦创译西洋术语及其引发的文化争论》,《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晚明西学译词的文化转型意义--以“脑囊”、“几何”、“地球”、“契丹即中国”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6期。 (74)林中泽《利玛窦与庞迪我关系辨析》,《史学月刊》,2003年1期。 (75)吴莉苇《从利玛窦和艾儒略的传教策略看晚明基督宗教与儒学对话机制的缺失》,《复旦学报》,2009年4期。 (76)汤开建《明清之际中国天主教会传教经费之来源》,《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4期。 (77)具体可参见章文钦《吴渔山嘉定账簿初探》,《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