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名教批判视野中的章太炎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山东社会科学》 金理 参加讨论

“名教”本来特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而近现代以降,谭嗣同等人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接续了古代名教批判中所针对的命定论色彩;另一方面淡化其封建礼教的意味,尤其是胡适在《名教》一文中,将“名教”重构、表述为“崇拜名词的宗教”、“信仰写的字有神力,有魔力的宗教”。①
    本文从属于笔者近年展开的一项研究课题:“现代文学视野中的名教批判”。课题的论述依据和起点是“名教”概念的历史流变尤其是现代人(冯友兰、胡适、鲁迅等)在具体表述中赋予“名教”的新内涵:首先是指名实不符等“名”脱离、扭曲、侵吞实际的现象,人陷溺在空幻的符号中,丧失了对于实在与生活的真切感受;其次更重要的是,它指向一种“崇名”、“名词拜物教”的消极思维方式。课题论及的“名教批判”大致是指:现代中国读书人与知识分子,在身处名词爆炸的情形中,在接受新知识、新思潮的过程中,一种反思性的应对与态度。②
    1908年,章太炎在《排满平议》中揭示了“殉名”③的危害,“殉名”可以理解为以身殉名教(详见下文论述)。同一年在《四惑论》中又批判“以论理代实在”,点出了名教的危险实质,即名教世界通过种种“大理”而派生出来的对实在的叙事、编织,反而取缔了实在本身。章太炎显然已经预感到了名教的实质、危害与名教运作机制中深藏的现代迷信与社会专制的认识论起源。本文即试图在名教批判的视野中重读章太炎。
    一、“综核名实”的学术品格与政治方略
    太炎自云:“鄙人少年本治朴学,亦唯专信古文经典,与长素辈为背道驰。……中年以后,古文经典笃信如故。”④经古文学派“重证据”、“贵独立”的学风,深刻地影响着章太炎。他提出“以狱法治经”,具体为:“审名实,一也;重左证,二也;戒妄牵,三也;守凡例,四也;断情感,五也;汰华辞,六也。”⑤这六条归结起来,就是综核名实、无征不信。钱穆论太炎之学“不为放言高论”⑥,褒扬的正是这一学术风格。其次,既然“诸学莫不起于期验”,那么,从某一虚拟的原理或名词的预设(章太炎谓之“成型”)出发,加以因果演绎“以断成事”,这是治学应该加以戒绝的,所谓“弊之至也”。“凡物不欲,丝于金柅则不解,马于曼荆则不驰。夫言则亦有,于成型,以物曲视人事,其去经世之风亦远矣!”⑦,意为牵绊,不“于成型”而能独立思考,这与名教批判的思维是相通的。以上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太炎所说的:“字字征实,不蹈空言,语语心得,不因成说,斯乃形名相称。”⑧
    章太炎在治学过程中对“立名为教”的僵化思维非常警惕,不管是无征不信的强调,还是破除“执名以求实”的偏执。《国故论衡·辨性》篇有过精湛的讨论:“世方谓文教之国其人智,蠕生之岛其人愚,彼则习也,非性。就计所习,文教国固多智,以其智起愚,又愚于蠕生之人。何者?世之恒言,知相知名者为智,独知相者谓之愚。蠕生之人,五识于五尘犹是也,以不具名,故意识鲜通于法。然诸有文教者,则执名以起愚,彼蠕生者犹舍是。”文明程度较高的“文教之国”认识事物既能通过感性直观的“相”,又能依借上升到观念形态的“名”,即“知相知名者”,固然较文明程度低等、“不具名”的“蠕生之岛”之人为“智”,但是,由于“文教国”常常为“名”所蒙蔽,“执名以起愚”,故而实际上“又愚于蠕生之人”。接下来章太炎罗列了“执名以起愚”的六种现象:征神教、征学术、征法论、征位号、征礼俗、征书契,由此得出结论:“见与痴固相依。其见愈长,故其痴愈长。而自以为智者,诚终身不灵哉。”以“征学术”为例:“蠕生者之察万物,得其相,无由得其体。虽得之,不横以无体为体。有文教者得其体矣。太上有唯识论,其次有唯物论。识者以自证而知,物者以触、受而知,皆有现量,故可就成也。计唯物者,虽不知圆成实性,犹据依他起性。最下有唯理论师,以无体之名为实,独据遍计所执性,以为固然。”这里所批判的“唯理论师”,以黑格尔为代表,“无体之名,浮屠谓之不相应行,(非心非物,故曰不相应行。《成唯识》有不相应行二十四种,康德所说十二范畴,亦皆不相应行也。)意识用之以贯万物,犹依空以置器,而空不实有。海羯尔以有、无、成为万物本,笛佉尔以数名为实体,此皆无体之名。庄周曰:‘名者,实之宾。’(《逍遥游》)尹文曰:‘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未必有形。’(《大道上》)今以有名无形者为实,此蠕生者所不执也。”⑨“不相应行”是指其体相无从得知的那些概念,“非心非物”,是人们对变迁、流动、造作中的诸现象作出的概括。⑩章太炎认为,康德所说的“十二范畴”,黑格尔的“纯粹理念”、“绝对真理”,笛卡儿的数学与几何学定理,都属于“不相应行”。这些“唯理论师”将无法“自证而知”、“触、受而知”的概念理解为超越人们思想并存在于事物之先的唯一真实的实体,宣称只有它们才是事物与对象的本质,这就滋生了理论取缔实在的危险(下文中围绕《四惑论》将专门探讨这个问题)。上述太炎对黑格尔诸人的指摘,或可商榷,但其间确存苦心,他引用庄子、尹文的论述,强调“名”是用来指称“实”的,但“名”不等于“实”,更不能独立于“实”而存在。所以,只有破除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名”的束缚,才能求得认识的正道。这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太炎以“文教之国”举例,表达了他对现代名教的敏感,“名”的聚结、膨胀,与现代性的展开实则纠结在一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