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徐继畬:《瀛环考略》手稿第1页,台湾中央图书馆特藏室藏,复印件存于五台县徐继畬纪念馆;又见台湾文海出版社清代稿本百种汇刊第40种,影印本。 17 同上,第96-97页。 18 李志刚:《从〈瀛环考略〉探究徐继畬与美国基督教士雅裨理牧师之交游》,见拙编《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第2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9 《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 1844.Vol.8; 1851.Vol.20. 20 龙夫威撰、任复兴译:《徐继畬与美国:一种特殊的关系》,见任复兴主编:《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第24-2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1 何兆武、柳卸林主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第3页、第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 徐继畬《五台徐氏本支叙传》第36页,咸丰庚申版。 23 《敦艮斋遗书》卷6页1上,卷16页20下。 24 《敦艮斋遗书》卷4页12上,卷14页29上,卷9页9上。天论、人论、知论的三分法,参考李存山:《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之学”》,光明日报2003年9月23日。 25 《敦艮斋遗书》卷6页20下,卷10页18下,卷14页19上,卷4页13上,卷13页21下,卷14,页1上。 26 徐润第《敦艮斋时文·学庸》第53页,道光庚戌版。 27 《敦艮斋遗书》卷1页1,卷1页4上,卷10页27上,卷8页13下。 28 《敦艮斋遗书》卷6页32下。 29 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第4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 30 《敦艮斋遗书》道光戊申版,汤金钊序。 31 这段话是同治年间山西广泛传抄的关于轰动一时的《太谷案》即《*血计》的开场白,见于其时的两种手抄本。 32 刘禾:《普遍性的历史建构,〈万国公法〉与十九世纪国际法的流通》,原载《视界》第1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33 惠顿著、丁韪良译:《万国公法》,同治三年木刻大字本。同年的铅印本、木刻小字本北图分馆有藏本。又见上海书店2002年点校本。Henry Weaton: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London: Humphery Milford. 1936 国家图书馆藏。 34 转引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第214页,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第123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35 张德彝:《航海述奇》,见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第一册,第540页、556页、565页、570页。 36 方闻编:《清徐松龛先生继畬年谱》张其昀序第4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87年。 37 译文参考了《柯林顿北大演讲》节选:《清朝石碑,见证民主美事》,台北《中国时报》1998年6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