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江南地区的“口岸”变迁:公元750-1840年(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经济史》2011年第2期 张忠民 参加讨论

三、明清的上海口岸--从“小苏州”到“小广东”
    上海的口岸地位在宋元明时期已现雏形。关于上海成为聚落的记载始于北宋,至迟在北宋熙宁十年(1077),上海浦西岸已设有酒务,但还未成镇,其地位尚远不能与青龙镇相比。南宋景定、咸淳年间(1260-1274),设立了专理航海贸易的市舶司,上海镇的名称也开始见之于文献。宋后期青龙镇日见衰落之时,现今上海地区范围内,能令海船进出的港湾有黄姚镇、江湾镇和上海镇三地。黄姚镇位于今月浦东北长江日,南宋时曾设有黄姚买纳场。史料记载“黄姚税场,系两广、福建、温、台、明、越等郡大商海船辐辏之地……每月南货关税动以万计”【36】。不过由于其地近长江口,受江潮冲刷,岸线不稳,加之又缺乏与内陆腹地相连、足以集散货流的广深河浦,不仅未能有长足发展,反而在明代以后完全坍陷入江。江湾镇位于吴淞江北支流江湾浦近傍,宋代吴淞江淤浅时,商贾舟船赴青龙镇多有绕道江湾浦而行者,而江湾镇正系商贾经由冲要之地。绍兴年间,曾有地方官建议在江湾设税务机构收取商税。然而,江湾浦河道弯曲,素有十八湾之称,且浦面不开阔,一旦吴淞江下游淤浅,即难与外海相通,因此也无法发展成一个真正的通商口岸。与之相比,位于吴淞江支流上海浦近傍的上海镇却由于离吴淞江近在咫尺,镇所依傍的上海浦、黄浦及宋家浜等河道又皆与吴淞江相通,既便海船进出,又利海船停泊交易。
    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政府在江南设立四处市舶司,上海与庆元(宁波)、澉浦、泉州各居其一。至元二十九年(1292)上海正式建县,青龙镇属上海县。县城所在的上海镇已是“有市舶、有榷场、有酒库,有军隘、官署、儒塾、佛仙宫观、甿廛贾肆,鳞次而栉比,实华亭东北一巨镇”【37】。但从当时整个江南地区而言,上海的口岸地位还在毗邻的北翼刘河镇之下,而且上海南侧钱塘江北岸的澉浦,来往海船也东达泉潮,西通交广。南对会稽,北接江阴。上海位于刘河、澉浦南北之中,海船溯驶上海县城必经的吴淞江下游又淤浅之势不减,这些都抑制了上海口岸的进一步发展。
    明代时,上海县城得益于明初夏原吉整治江南水系,疏浚黄浦旁侧范家浜而饶有发展,并且在明中叶后已有“小苏州”之称。但其北有“天下第一码头”之称的刘家港,南有乍浦、宁波,其中宁波历为朝贡贸易所在,港外双屿岛又是民间走私贸易的聚集之所,尽管内河航运已经较为兴盛,城南廓临浦傍浜的大小南门外薛家浜、陆家浜、肇家浜一带,已逐渐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内河航运驳岸码头,但作为江南口岸的地位并未显见。明中叶时,上海人陆楫有一段话说得很形象,“自吾海邑言之:吾邑僻处海滨,四方之舟车不一经其地,谚号为小苏州。游贾之仰给于邑中者无虑数十万人。特以俗尚甚奢,其民颇易为生尔”。
    上海在江南口岸地位的确立是在清前期,期间有三大因素起了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
    一是江南海关的设立,确立了上海在江南口岸的统率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4),清政府开通海禁,翌年又在江南等地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上海县城成为统辖长江人海口南北600余里海岸线、大小24处分海口的江海大关所在。清政府在规定江南沙船收舶刘河镇的同时,规定江海大关所在的上海口岸专门收泊闽粤商船,由此而促成了上海县城大小东门外,即宋元时代顺济庙、市舶司署一带的重新繁盛。
    二是刘河镇中落后,昔日收舶刘家港的江南沙船、青口豆船等悉数收舶上海。清前期,清政府对江南口岸实行上海县城大关与刘河镇,南洋鸟船、北洋沙船分口收舶政策,明文规定北洋沙船只准收泊太仓刘河镇,南洋海船收泊上海口岸。尽管上海口岸一直有越例收口之沙船,但终究未能一枝独秀。延至乾隆末,特别是嘉庆、道光年间,刘河镇因刘河河道淤塞以及河口拦门沙隆起,作为港口不得不最终宣告废弃,所有往日明令收泊刘河之北航沙船先是渐渐不遵旧例,越收上海大关,后来几乎全部改为停泊上海。嘉庆十三年(1808),苏松太兵备道公开谕示,沙船“或收浏河,或收上海,均听商民自便”,“自此以后,刘河一日竟无一船之至矣”【38】。上海口岸由此而再获鼎盛发展之契机。
    三是道光年间运河不畅,漕粮海运的实施以及内河运河贸易的改道。道光年间运河淤塞,江南漕粮不得不由河运改为海运,由此进一步促进了上海口岸的空前繁盛。为鼓励沙船商人海运漕粮,清廷除了规定海运沙船载漕粮八成,其余二成自载商货免税外,每运送一石漕粮还支付运费银四钱,并补贴“耗米”八升。由此进一步刺激了上海口岸沙船运输业的繁盛。与此同时,运河不畅又使大量昔日以苏州为基地,历来走运河水路的内河贸易也多改为经上海口岸而走海路。数量众多、船籍分属于长江三角洲各个县份的江南沙船终于齐集上海口岸,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了上海海运贸易的繁盛和上海口岸的发展。到鸦片战争前,随着南北洋沿海贸易的兴盛,上海口岸常年停泊的北洋沙船已达3500艘,南洋海船近千艘,航运总吨位大致上可达42万吨以上。上海已经成为当时中国南北洋之间,沿海和腹地之间交换各种商货的重要商港。此正如道光年间一位上海地方官员所说,“上海号称小广东,洋货聚集……稍西为乍浦,亦洋船码头,不如上海繁富。浏河亦相距不远。向通海口,今则淤塞过半”,惟有上海“适介南北之中,最为冲要,故贸易兴旺,非他处所能埒”【39】。上海由此而最终取得江南地区一枝独秀的口岸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