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旉农书》与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3)
贾思勰正是生长在北魏的中后期,并当过有指导地方农业之责的北魏高阳太守。《齐民要术》不但继承了战国秦汉以来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而且总结了当代农业生产的新经验。《齐民要术》时代面临的问题,主要不是地狭人稠,耕地不足,需要提高土地利用的强度,而是如何应对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解决干旱问题的途径仍然是发展灌溉和保墑耕作。孝文帝重视农田灌溉,但承长期战乱、水利失修之弊,只是旧有灌渠的修复,基本上没有新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保墑耕作却有长足的进步,这在《齐民要术》有充分的反映。运用犂、耙、耱、挞、锋、锄等一整套工具,防旱保墑的要求贯彻于秋耕、春耕、播种、中耕、管理的全过程中,把汉代的“耕-蔺”体系发展为由“耕-耙-耢-圧-锄”等环节组成的耕作体系,不但可以形成上虚下实、能够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的耕层,而且可以借秋墑以济春旱。汉代农书《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都强调趁雨播种,到了《齐民要术》,由于耕作体系较好地发挥防旱保墑的作用,播种时机主要视时节和墒情掌握,而不必机械地等待降雨。如种黍,《氾胜之书》说:“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彊土可种黍。”《四民月令》说:“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齐民要术》则区分了种黍的“上时”、“中时”、“下时”,并指出“夏种黍穄,与稙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燥湿候黄塲(墒)”[16]。《齐民要术》又明确提出:“春雨难期,必须藉泽”;“以时、及泽,为上策也”[17]。《齐民要术》所载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诚然包括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无疑是“耕-耙-耢-圧-锄”的防旱保墑土壤耕作体系。 (二)《陈旉农书》技术体系形成的背景及其主要特点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环境及其变化的轨迹与黄河流域大不相同。这里基本上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类型,雨量充沛,河湖密布,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地形复杂,河湖两旁虽不乏较小的肥沃的冲积区,但缺乏华北那样广袤的平原,有的地方山多林密,有的地方是水乡泽国,低洼地带分布着粘重的“涂泥”,山区丘陵则多为酸性淋余土,自然土壤的肥力和适耕性远逊于华北的黄土。由于潮湿炎热、时有瘴疫流行,抑制了人口再生产,以致长时期“地旷人稀”。因此,虽然具备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或潜在的优越条件,但垦辟农田、改造环境的任务比黄河流域艰巨得多。农业起源虽然不比黄河流域晩,但很长时期内局限于斑点式的分布,未能连成大范围的农区。人们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用“火耕水耨”的方式种植水稻,并进行经常性的采猎以攫取和利用天然富源,从而陷于发展缓慢的状态。这种状态的改变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由于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移,铁犂牛耕逐渐推广,劳力、工具和技术的条件均有很大改善,南方,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进程加快了。到了唐宋时代,长江下游地区逐步成为全国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成书于南宋初年的《陈旉农书》,所所记载和反映的正是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18] 继魏晋南北朝的寒冷期和隋唐的温暖期以后,宋代中国气候又进入了新的寒冷期。这一新的寒冷期对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却不相同。寒冷的气候使黄河流域因长期过度开发而恶化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对长江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某些方面反而是有利的。例如,气候变冷的幅度北方大于南方,由此引起的生长期缩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是北方比南方显著;而南方冬天气候变得比较寒冷,反而有利于越冬小麦完成春化阶段。[19] 宋代长江下游环境与社会的发展出现新的态势,最突出一点是彻底改变了“地旷人稀”的面貌,出现了“地狭人稠”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另一方面又与长江流域经过长期的持续开发,环境改变得更适合人类的居住和繁衍有关。我国历史上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大规模移民曾经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移民数量约90万,第二次是安史之乱至唐末,移民数量约650万,第三次是宋金之际的靖康之乱,移民数量约1000万。[20]长江下游地区是移民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东汉末的永和五年(140年),长江下游地区人口虽然比西汉时期已有所增长,但每平方公里人口,会稽郡只有2.53人,吴郡只有18.90人。[21]而北宋时两两浙路人口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一百余人,南宋时又有进一步发展。[22]请看下面两表: 北宋时期浙江六州人口密度(人/km2) 年代\州杭苏常湖越明 元丰三年125.8107.090.9126.283.2107.2 崇宁元年126.294.O110.0141.2152.O108.0 南宋时期杭明两州人口密度(人/km2) 州\年代乾道五年绍熙元年淳祐十二年咸淳四年资料来源 杭州162.3236.5242.6南宋临安三志 明州126.6141.0《宝庆四明志》 “地狭”是相对于“人稠”而言的,但也和这里平原不大、河网密、水面宽[23]、丘陵山地较多的地形特点有关。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农业生产如何发展,才能保证日益增加的人口的消费需求,成为最迫切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一方面努力提高现有农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以“耕-耙-耖-耘-耥”为特点的土壤耕作和相应的灌溉、施肥技术,以及轮作复种等生产方式相继创造出来并获得推广;另一方面积极开拓生存空间,不但“拳肩侧足,以争寻常尺寸之地”[24]而且在平原地带垦辟殆尽的情况下“与水争田”,“与山争地”,圩田、涂田、葑田、梯田等土地利用方式相继创造出来并获得推广。 以前人们习惯用与北方旱地“耕-耙-耢”相对应的“耕-耙-耖”来概括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的特征。现在看来,这种概括是不够全面的。诚然,“耕-耙-耖-耘-耥”的土壤耕作体系是南方精耕细作体系的特征之一,但它没有包括其全部特征,甚至没有包括其主要特征。唐宋以后,我国南方农业的土地利用率,无论广度或是深度,都比北方更高。南方精耕细作体系的主要特征,我认为可以用“髙强度用地与与高水平养地相结合”来概括。 这一特征,在《陈旉农书》中,虽然没有全部但已经初步反映出来。从这一角度看,《陈旉农书》和《齐民要术》所面临和应对的问题很不相同,《陈旉农书》确实包含了不少新经验、新思想,确实有比《齐民要术》更为高明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