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采集渔猎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夏商时期华南沿海各区系的经济形态仍然维持相当原始的内容,同样成为制约社会组织演进的重要因素[9]。 在福建沿海,依据海积-冲积、泥碳剖面的孢粉组合和高海面侵蚀时期海滩岩的研究成果,龙山时代至夏商时期这一地区持续温暖,资源丰富,为采集、渔猎经济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食物来源,制约了农耕活动的长足发展。昙石山上层-黄土仑类型中的生产工具仍在延续昙石山下、中层类型的特点,以中小型石锛、镞等为特点,许多小石锛长仅2厘米左右,很难作为单体工具,更不可能是农耕工具,这些细小石器应是本地区适于采集狩猎活动的组合工具。贝丘堆积仍然是该阶段沿海地区的主要遗址类型,大量的海生软体动物躯壳、鱼类、野生陆生动物遗骸等的发现,都是这一以"攫取"天然食物为主要手段的经济活动的反映。 在珠江三角洲,河宕、东澳湾类型的生产工具均以中小型工具为特点,缺乏或极少大型农耕工具,东澳湾类型中还有不少网坠、石镞等,两类型的遗址分别以贝丘和沙丘堆积为特点,野生动物遗骸大量发现,可反映农耕活动的遗存非常有限。在北江流域,石峡中层类型的中小型工具形态与大型石锛、长身石锛等适于农耕的工具形态共出,可能与北江流域的河岸低地农业的发展有关,但从总体看采集和狩猎活动也仍是重要的经济内容。 4.原始聚落形态与社会组织的缓慢进展 新石器时代的技术发展水平、偏离夏商文明中心区的封闭的土著文化环境、攫取经济突出和生产经济的不发达,决定了这一时空社会的发展也应是缓慢的,社会组织的复杂程度不会太高。 在聚落形态上,闽江流域的上游河谷、平原类型和下游河旁、沿海贝丘类型基本上代表了福建夏商时期聚落分布的两种形态;在广东,北江谷地类型、珠江三角洲北部河旁贝丘类型和南部沿海沙丘类型是三种基本聚落分布形态;这些分布形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适应生态环境和经济活动需要的群落散布。缺乏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即已出现的那种围绕中心遗址分布的等级结构。从分散发现的单体房屋遗迹看,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干栏式、洞居、岩棚、窝棚等多样类型,都是因地制宜建造的小型居所,缺乏大中型和结构完善的基址。这些聚落形态只能是原始社会中的比较平等的群团--氏族、部落成员的居住遗迹,与复杂社会还有一定的阶段距离。 墓葬遗迹也有类似的线索。在福建,黄土仑墓地发现的都是小型土坑墓,均随葬陶器,多者21件,少者一无所有,在广东,石峡中层墓地发现单人墓葬32座,其中13座没有随葬品,3座墓有堆放石块等略为复杂的加工,多数随葬少量实用陶器和明器;河宕墓地发现77座浅穴土坑墓,有随葬品的仅28座,每墓多随葬一至三件,女性多用纺轮,男性多用石器生产工具。这些墓葬的共同特点是社会剩余财富的积累非常有限;社会成员之间已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别的程度没有超出氏族社会中的群团首领与成员之间的正常范围,不属于阶级对抗的范畴。迄今为止,华南沿海夏商时代考古中还不见结构与内涵都比较复杂、或伴随杀牲与殉葬的大、中型墓葬,没有出现"奴隶主"或"统治阶级"的迹象,国家文明还是遥远的事情。 二、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文化与社会 在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两周文明和长江流域上的楚、吴、越等方国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青铜文化初现于华南沿海,原始社会的组织结构也在变动中。 1.青铜文化的初现 西周春秋时期闽江上、下游流域的古文化面貌基本统一,因早年发现的政和铁山墓葬较有代表性而称为"铁山类型",在典型遗址中的层位代表是东张上层、溪头上层,故也有称之为"东张上层类型",所指对象基本一致。[10] 所谓"夔纹陶类型"是这一时期岭南地区古文化代表,分布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和北江流域,粤东闽南、桂东北等地都有同类遗存的影响;典型遗址中的层位可以石峡上层为代表[11]。 粤东闽南地区处于闽江、珠江两个区系之间,早期古文化比较复杂,交叉分布有夔纹陶类型遗存和铁山类型遗存;但商周时期土著文化的代表是浮滨类型,该类型上限可能为晚商,主要发展期为西周春秋,含有此类遗存的闽南云宵墓林山(晚期)的C-14年代为2450±65B.P.和2635±75B.P.,代表了该类型所处的年代[12]。 上述诸文化类型中出现了华南沿海早期青铜文化的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